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如何加快环保新技术与资本融合

2016年07月19日 08:3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环保产业迅速壮大,但距离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仍有相当差距。在近5万家环保企业中,绝大部分为小型企业;2015年,行业内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只有北控水务一家;行业“小、散、乱”格局仍未改观。由此可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环保产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环保产业在一些领域却出现了企业竞相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现象,引起业内人士忧虑。由于一些项目中标价低于测算成本价,引发了对未来是否会产生运营效果不达标、政府与企业互相“扯皮”等状况的担忧。

  类似的教训早已有之。这是因为市政污水、城镇供水、垃圾焚烧等环境基础设施领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阶段后,市场逐渐饱和。加上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一些新进入环保领域的资本急于找项目,导致企业之间不得不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如此一来,可能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一些项目成为劣质工程、“烂尾”工程,长远看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行业发展。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产业进步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制度革新的规模和深度。只有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环保产业的发展动力转换到创新技术、创立品牌、提高服务上来,才能走出低水平竞争怪圈,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当前,环保产业政策利好持续释放,越来越多的资本想进入环保产业寻找机会。如何引导资本的力量用在技术创新这个“刀刃”上,实现技术与资本的完美融合,是值得各方思考的问题。

  环保产业有很多细分领域,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适用技术。加快技术与资本融合,可以加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广应用的进程。一项有应用前景的新技术问世,辅以资本“催化剂”,就可以孵化出一个创新型企业。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攻克了污水资源化核心难题,在创业板上市后加快了发展步伐,成为行业“小巨人”。

  “土十条”出台,防治和修复土壤污染成为环保产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蕴藏着巨大市场机遇。现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要么代价高昂,不适宜大规模推广;要么成本虽低,但修复周期太过漫长。这就更加需要资本与新技术形成合力,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修复技术,形成切实有效的商业模式,从而助推土壤治理产业发展。

  因此,应该引导资本与新技术对接,通过设立创投基金、产业创新孵化器或直接参股等方式,融通技术与资源,帮助创新创业型环保企业解决资金、技术难题。这样,既可以加快环保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解决当前的环境治理难题,又可以使资本从产业的良性发展中获得长久增值回报,实现产业、资本与生态环境保护“多赢”。(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杜 铭)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为人类未来储存绿色资本    2016年05月30日
  • ·农业资本化应重视风控    2016年04月26日
  • ·推动城市的“自然资本”增值    2015年12月17日
  • ·女大学生别急着“资本营运”    2015年11月0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