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恶俗变文艺范,工地围挡改变的不只是“颜值”

2016年07月15日 10:26   来源:广州日报   夏振彬

  提起建筑工地,很多人都忍不住皱眉头——除了尘土飞扬、噪音轰鸣,工地围挡也让人受不了。它们不只杂乱无序、单调乏味,还往往与小广告等“牛皮癣”为伍,“灰头土脸”,又黑又脏。然而,日前广州逾1000处工地竟纷纷“变脸”,换上了艺术范儿的绚丽外衣,吸引街坊流连欣赏。

  这出惊艳的“变脸”让人耳目一新,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最直接的,它让工地实现了颜值逆袭,让城市变得更浪漫可爱。在以前,人们总会对建筑工地“敬而远之”,如今则是“路转粉”。你看,龙溪立交旁的地铁工地,文化气息浓郁;文化公园西门的地铁工地,老西关邂逅新文艺;东风东路中山医北门工地,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这些曾经的环境“硬伤”一跃变成了新风景,吸引人们驻足、合影、散步,也直接改变了市容市貌,提升了城市形象。

  如果说只看颜值太“肤浅”,那“变脸”也在秀内涵。“多一份自觉,多一份清洁”“共创温馨家园,共享健康人生”……工地围挡的新衣是一幅幅公益广告,它们与广州城市环境相融合,又彰显着文化品位、岭南韵味、都市风范,赏心悦目又传递正能量,将颜值提升与主题宣传融为一体,实现多方共赢。

  而除了好处,其方式方法也值得推广。据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广州共有在建工地围挡1000余处,业主单位各不相同,协调难度大;“美化”工作覆盖面广、牵涉管理部门多,如何让“变脸”变得高效、效果好,这可是门技术活。对此,广州抓住了“认真”二字,前期委托专家团队对市内户外公益广告的现状、问题进行调研,然后提交统计、分析、研究、报告。在操作中,先试点再铺开,各区也聘请专业团队挖掘本地区历史文化元素,结合当地建设风格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公益广告画面——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精益求精,不做“差不多先生”,这是工地围挡“变脸”广受好评的关键所在。

  此外,在效果方面,项目还注重全民参与和亲密互动。比如,在日前举行的“最美工地围挡”网络评选中,市文明办在“文明广州”微信公众号、广州文明网发起评选活动,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通过“点赞送流量”等形式获得网友近4万人次点赞!这种参与和互动可以检验活动的成效,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宣传效果。

  当然,工地围挡“变脸”应该只是开始,它可以让更多环境“硬伤”、市容“黑点”引以参考、举一反三;而对于其做法,也不妨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在更多场合、更多工作中予以推广。不管怎样,“变脸”虽是小事,但它的故事提醒我们,市容市貌的提升没有止境,公益广告的宣传也可以更受欢迎——凡事就怕认真。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