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变大不等于发展 别用“规模”诠释“进步”

2016年07月15日 07:57   来源:红网   乔瑞庆

  在特大城市限制人口、中小城镇扩容的情况下,一些中小城镇迫切希望加速发展,纷纷提出2020年、2030年人口倍增的目标。国务院有关部门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5月,全国县以上新城新区超过3500个,规划人口达34亿。(7月14日《新京报》)

  规划人口34亿?这简直是个天文数据。然而,权威部门的数据,你不得不信。不可思议的“34亿”背后是城市管理者发展观念的扭曲。

  发展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没有发展,城市就没有活力,就失去生存之本,就会逐渐萎缩直至消失。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是多维的而非单一的。占地面积、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等都是衡量城市发展的维度,而且这些维度之间是协调互动的。只有各个维度相互协调、相互支撑,才能证明一个城市在真正发展。单一维度的量的扩张,不仅无法说明城市在发展,反而会影响整个城市健康运转,对城市发展形成掣肘。

  然而,有些维度是很难看得到、摸得着的。比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等等。不在某些特定时段,很少有人去考量这些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也许经历一场自然灾害、一场大的流行病、一个突发事件的考验之后,才看出城市发展与否。对于城市主政者而言,政绩焦虑促使其更多注重单纯的量的扩张,忽视质的提升。于是,“变大”代替了“发展”,“规模”诠释了“进步”。可操作、易衡量、好出彩。

  就是在这样的“发展观”下,城市规模在一任任主政者任期内迅猛扩张。尽管“摊大饼”式的发展要不得,可还是在“摊大饼”。“摊大饼”已经掩盖了城市发展内容的空虚。没有“摊大饼”,谁又知道主政者的政绩呢?上任已然将城市面积扩大了,倘若自己任期内城市面积没有增加,岂非脸上无光?其他城市在变大,我主政的城市不变大岂不显得无能?无论纵向比较,还是横向竞争,“摊大饼”总是不吃亏。“大手笔的规划”一个接着一个出来了。这样想来,“34亿规划人口”就不足为奇了。听起来震惊,想起来可笑,品起来可悲。

  有些城市主政者,上任伊始,没有考虑清楚城市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民众究竟需要什么、产业究竟如何发展、民生不易如何解决等等,就忙着搞城建、上项目,匆匆忙忙“大会战”,口号不断,声势浩大,可以说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城市还在“病着”。百姓依然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出门堵,下雨淹。即使城市面积在任期内增加了一倍,谁又能说这个城市发展了呢?

  大是有大的美,小也有小的美。小城镇不必求大,也不应求大。城市可以小,但必须很精致,有特色,让市民舒心。城市主政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踏踏实实建好城市基础设施,做好城市公共服务,搞好城市产业发展,多做无形而细微的事情,让市民安居乐业才是正道。其实,短短任期内能做多少事呢?潜心为百姓解决一个难题,就可以说是造福一方了。少一些“求大”,多一些“务小”,也许城市真的就发展了。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