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环境下银行业才不会畸形发展

2016年07月13日 08:30   来源:中国网   谭浩俊

  麦肯锡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测算,中国金融行业的经济利润占到中国经济整体经济利润的超过80%,美国的该比例仅为20%多。

  虽然银行业利润增速从2011年的36.34%锐减到2015年的2.43%,呈现断崖式下跌,不良贷款则从2013年3季度开始,告别了过去连续多年的“双降”态势,出现大幅回升。今年一季度,行业不良率已上升到1.75%。但是,由于利润规模过于庞大,即便不增长,其利润总量仍占全部经济利润的80%以上。

  这样的格局,显然是不合理的,是畸形的,是会对经济健康发展产生极为不利影响的。为什么那么多的稳定经济增长措施出台,经济仍处于下行通道,很大程度上,也与银行业的畸形发展有关,与银行对经济利润的疯狂攫取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每当银行出现问题,包括利润下降、不良率上升,银行就会把责任推给别人。如不良率上升是实体企业信用度下降、坏账增多,利润下降则是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风险加大则是政府干预过多。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利润冲击的说法,就更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了。

  我们并不否认,互联网金融的诞生,确实对传统银行业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必须清楚,这种冲击是积极的、良性的,是有利于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如果没有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影响,以国有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银行业,就不可能有任何改变。那么,银行业就仍然死水一团。

  即便如此,这座垄断的堡垒,是不会那么容易被攻破的。它们不仅自身十分强大,是监管部门也在千方百计地帮助它们死守垄断堡垒。如央行去年12月28日发布、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就是典型的保护银行业、遏制互联网金融的案例,以此来避免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进一步冲击与影响。

  只是,用这样的方式约束创新者、保护落后者,维护银行业的高额利润,使其他行业、特别是实体产业的利益源源不断地流向银行业,让银行业变成一个巨大的永远填不满“吸血池”,决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中国经济发展仍要靠实体经济、靠中小企业。如果银行像一个个的“吸血鬼”,那么,实体经济何时能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呢。

  必须注意,在积极鼓励创新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作为创新成果之一,且自身仍在做着积极创新,为什么不能和传统银行业进行公平竞争,为什么要在制度设计和市场环境营造方面继续向传统银行业倾斜。要知道,银行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利润增速放慢和不良率上升的问题,完全是银行业自身经营理念陈旧、经营思维落后、经营手段单一、经营模式僵化造成的,是银行业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考虑自身、不考虑全局带来的,与互联网金融无关。如果要说有关的话,那就是互联网金融已迫使银行业有了一定的改变和转变。如也推出一些理财产品、理财服务等。

  需要厘清思路的是,在规范金融行为方面,管理层切勿只把眼睛死死盯住互联网金融,盯住互联网金融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对传统银行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则能放则放,能松则松,甚至还在帮助其化解。如政府债务置换、不良资产证券化、帮助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等。如果这样,不仅市场公平的环境会越来越差,传统银行的观念也会越来越陈旧、思维越来越落后。

  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在北京出席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时表示,在经济困难时期,银行没有动力、没有能力去发放贷款,而且在发放贷款的时候过多有利润的考虑,对实体经济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因此,她建议,应当降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作为老金融工作者,金融行业的资深专家,也开始对银行过度追求利润有了不同的看法。可见,中国的传统银行在利润攫取方面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所以,让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对传统金融发起冲击和挑战,只会对中国金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利。而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则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提升、管理规范、监管加强等达到目的,而不需要将其手脚捆住,甚至要将其打死。不然,传统银行业的路也会越走路越窄,越走风险越大。只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才能让金融业发展得更好,让传统银行不再畸形发展。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