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银行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016年04月08日 09:08   来源:中国网   吕志强

  连日来,一篇《中行净利最惨、农行不良告急、建行逼近红线、中农工建全部跌入零增长。10年最差,史无前例!》的文章在网上疯转,似乎中国的银行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果真如此,还是危言耸听?数字自有权威解答——2015年五大行业披露的年报显示:工行净利润2777亿元,同比增0.5%;农行净利润1807.74亿元,同比增长0.7%;中行净利润1708亿元,同比增长0.74%;建行净利润2288.86亿元,同比增长0.28%;交行净利润665.28亿元,同比增长1.03%,五大行去年共赚得净利润9333亿元,如果按照2015年366天简单计算,五大行日赚25.5亿元。再看信贷资产质量:尽管不良贷款呈现双升态势,但除农行不良率2.39%外,其他行都在1.5%上下。整个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仅为1.67%,拨备覆盖率达181.18%,远高于监管红线。这些数字无可辩驳地表明:中国银行业继续处于世界银行业先进水平。

  利润增速回落是经济新常态的正常现象。去年我国经济增速下降到6.9%,银行利润增速随之下滑。实际上银行利润增长不应该高于经济增速,如果银行拿到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那么实体企业利润必然低于平均利润,不利实体经济。所以,对银行利润增速回落,要有一颗平常心去理解和看待。

  银行利润增速回落是经济新常态的正常反应。一方面受到实体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影响,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不良贷款上升,银行加大拨备侵蚀了部分利润;另一方面央行多次降息,尤其是非对称降息导致银行利差缩紧。此外,银行对地方政府平台贷款中的部分转为地方债,使银行收益率下降。

  看银行发展,不是简单地看利润、不良率,而是要把盈利结构、风险驾驭能力、成本管控能力等指标综合分析。我国的银行业非息收入占比呈上升趋势,成本收入比在下降,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都处于高位。这足以表明我国银行业能持续稳健发展。

  不良贷款双升但风险依然可控。无庸讳言,近年来不良贷款是在双升。根本原因是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调整,加上全球经济疲软,外需不足等。尤其是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过度剌激经济及银行天量放贷后遗症。通常来说,GDP下降1%,银行不良率将上升一个百分点。然而,目前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仍处于国际先进银行水平,就是不良率较高的农行,也仅为2.39%,而拨备超过监管标准700多亿元,有足够的能力对冲不良。实际上农行与其他国有大行相比,在批量转让不良出表、打包转让上比平均水平约少300多亿元,导致账面不良增加较多。一旦剔除这一因素,农行与其他大行不良水平接近。资料表明,世界前十大商业银行平均不良率为3.1%,中国的五大行不良率水平均低于世界前十大商业银行,且具有较高的拨备率。因此,我国的银行业不会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李克强总理近日说,金融的首要任务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不发展,是金融最大的风险。因此,要遏止不良贷款双升,银行业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支持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领域和补短板等薄弱环节,使贷款保持合理的增速,同时密切关注“三去一降一补”可能产生的风险,加强逾期贷款监控,及时排查高风险贷款。要建立健全贷款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客户评级、经济资本计量和贷后管理制度,开展担保链、两高一剩等重点领域专项风险治理。创新不良贷款处置手段,如试点不良贷款证券化,推进债转股、债务重组,加大清收及核销力度。

  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是银行业持续发展的正道。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为利差收入,但利差缩小呈趋势。因此,商业银行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十分紧逼。

  如何培育呢?通过深化改革,加快银行经营转型,推进混业经营,推进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推进中间业务、拓宽非利息收益渠道、节约成本,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不妨从“三化”做起:业务结构综合化,更多发展财富管理、交易金融、投资银行等非信贷业务;客户结构均衡化,在巩固大集团客户群体的同时提高小微企业客户和个人中高端客户比例;收入结构多元化,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央行、银监会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要以此契机,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对新消费重点领域支持、探索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展远程客户授权,实现消费贷款线上申请、审批和放贷,从而拓宽银行盈利渠道。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