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与各个行业深度融合的当下,将供销合作社的优势与互联网平台结合,有助于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驱动传统供销体系改革迈向深入,从而激活农村经济,降低交易成本
《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出台后,各地正在抓紧落实。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调整不适应市场、不适应时代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更要注重保留并发挥好供销社的优势。
众所周知,供销合作社的“根”在农村,它可以根据农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生产生活服务。供销社的优势在于供销并举、双向流通、综合经营,既能把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下去,又能把农副产品、再生资源收购上来,供销合作社不仅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销售端。在“互联网+”与各个行业深度融合的当下,将供销合作社的优势与互联网平台结合,有助于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驱动传统供销体系改革迈向深入。
在笔者看来,要想构建农村电商生态体系,各级供销社应明确职能,互为支撑。具体来说,全国供销电商平台的职责是为全国系统提供集交易、金融、信息、质量、人才、技术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并制定系统整体的运营管理制度和各类标准;省级供销社是全国平台商品组织、服务引入、区域物流的重要节点,是区域相关商品准入原则、质量标准的制定者和监管者;县级供销社是电子商务生态圈的基础,有助于挖掘县域特色商品,组织货源,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企业。
概括地说,就是全国平台做服务、省级平台做内容、县级平台做生意,从而构建完整的运营生态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首先,组建混合制县域电子商务运营公司,吸引地方民营企业入资,实现“国有+民营”的混合所有制结构。通过整合县域大量基层网点,在本地构建县域“自营+平台”的电商小生态平台,形成“跨区B2B+本地B2C”销售模式,开展各项运营服务。其次,打造O2O实体店,打通电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增加本地平台的用户黏性。再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打造由一个县域仓储物流中心和多个村镇配送站组成的县域物流配送网络,基本实现县内“当日达”、县外“次日达”的快速配送体系。最后,建立县级电子商务协会,重新架构县域各个领域商业业态,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开展跨境电商落地业务,发展县域电商产业园区。
从战略角度上,借力“互联网+”,还将形成全国性的涉农商品流、资金流、数据流,用大数据支撑政府决策、指导科学生产、降低交易成本、调配区域物资、实现规模化和差异化发展,真正做到“全国一盘棋”的协调发展、综合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时代远景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王 茜)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