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顺德启示:城市间合作应突出“四个开放”

2016年07月08日 07:5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陈鸿宇

  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日报》曾刊发过一篇题为《可怕的顺德人》的报道,主要说的是顺德人敢于创新。两年前,笔者曾给《经济日报》写过一篇题为《顺德人何以“可怕”》的随笔。文中认为,顺德人的“可怕”之处,不仅是敢于先行先试,更在于勇于根据实际情况持续不断地自我否定,并勇于将自我否定转化为倒逼自身改革进取的内生动力。

  笔者这次到顺德,再一次领略到顺德人勇于自我否定的“可怕”之处:为了寻找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新空间,顺德人果断调整了空间发展战略,将发展重心从原来的东南部片区转移至顺德北部片区。在积极努力下,广州、佛山一体化特别是佛山市顺德北部片区和广州市番禺区等区的一体化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笔者认为,顺德的“开放引领”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包含着四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边界开放”。要努力开放顺德和广州之间以及顺德与佛山市各区之间的行政边界,消除一切妨碍资源要素自由流转、合理配置的制度性藩篱,努力实现顶层统筹设计,共同编制跨行政区划的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共同利用交通枢纽的辐射带动功能,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二是“网络开放”。一个经济区域通常必须同时具备市场网络、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且都应是开放的和健全的,交互利用是实现产业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前提。

  三是“政策开放”。要努力防止政策与“开放引领”的方向相悖,一方面,要共同清理妨碍区域一体化的原有文件、规定;另一方面,要尽快形成服务合作各方的常设性区域协调机制,在产业分工、民生保障、投资招商、企业转移、技术创新等方面,共同推出可以互享的专项政策,形成政策叠加优势。

  四是“观念开放”。社会上对于开放发展问题的误读,主要来自历史上形成的行政区划本位观念,生怕在合作之后让对方“占便宜”。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后发地区,不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应树立平等互利的观念,立足自身实际,实现各展优势、共进共赢。(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陈鸿宇)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向可能性保持“开放”    2016年06月06日
  • ·超越转型升级的阵痛    2016年05月24日
  • ·开放中提升制度性话语权    2016年05月20日
  • ·读懂“试点”的逻辑    2016年05月17日
  • ·以深化开放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2016年04月1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