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来得太不容易了。”今年61岁的张女士(化名)和66岁的老伴一起,怀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5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出院回家。专家表示,张女士足月顺利产子是个“奇迹”,但高龄妊娠风险极高。(7月6日《京华时报》)
作为一名孤寂的失独者,61岁的张女士毅然选择试管婴儿手术,并成功诞下一名男婴,创造了最高龄产妇的一个奇迹,让人惊羡,更令人心酸。显然,老太失独后重生,仅是个案,不可复制。特别是,儿子今后的生存和教育问题,将成为其不可承受之重。可见,对于失独家庭来说,社会的救助和关爱,远比一名失独母亲“老年产子”的自我救赎持久有力。
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持续推进,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个特殊而又庞大的群体——独生子女家庭,而由独生子女加父母组成的独生子女家庭,也成为城市中最基本的家庭模式。问题是,独生子女家庭不是理想的家庭结构模式,这在我们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人口学专家彭希哲教授曾指出:“独生子女现象对个人和家庭层面上的影响将非常深远,并已经成为中国转型时期风险社会中的一个风险要素。”比如,独生子女一旦遭遇伤亡等变故,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难以消解的痛感。
据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百万个“失独家庭”,独生子女伤残死亡达30多万人,这个数据让人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惟一寄托,孩子对中国人来说,就是情感的寄托和希望的化身。当发生独生子女意外死亡的惨剧,家庭幸福的大厦瞬间轰然倒塌,没有了家庭的温馨,没有了儿女亲情的依靠,无儿无女的生活,让失独家庭面临无法克服的困难和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困难和痛苦将会越来越沉重。
因此,六旬老太产子,倒逼人口政策转型。首先,地方政府应对独生子女及其家庭做出制度安排,当突遇独生子女伤亡等家庭变故时,制度应及时伸出援手。比如,在就学、就医、就业、养老等各个方面,应实行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和救助力度,化解独生子女家庭的死亡、伤残、教育、养老等诸多风险。特别是,中国人口政策应该迅速转型,从“以数为本”到“以人为本”,从“数量控制”到“结构优化”,从“人口亏损”到“人口储备”进行转变;通过全面放开二孩,减少独生子女家庭,遏制“失独”家庭。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