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完成“2017年年均浓度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标,路阻且长,压力山大。如果因袭旧路,维持两年多来的治霾节奏,恐怕很难如期完成任务。
7月5日,中国工程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大气十条”)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北京PM2.5年均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3年仅完成了改善目标的30%,要实现2017年PM2.5年均浓度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最终目标极具挑战。
如果把中期评估报告当成一份体检报告,不难得出结论,北京治霾既有可圈点的成绩,也有可提升的空间。客观把握北京治霾成绩单,不为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也不为眼前的困难而沮丧犹疑,才能更好地完成治霾目标。
正因为如此,北京要完成“2017年年均浓度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标,路阻且长,压力山大。如果因袭旧路,维持两年多来的治霾节奏,恐怕很难如期完成任务。为此,要实现目标得用“超常规手段”。
何谓“超常规手段”?“大气十条”评估工作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认为,“光靠北京自己将无法达成,不采取超常规的措施,也根本不可能做到”;“最核心的是治理散煤”。春夏秋三季,京津冀区域PM2.5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但一进入冬季,55%左右的污染源来自供暖的散煤,所以治理散煤是核心。总结贺院士的主要观点,就是联防联控和推动煤改电,且要在主要时间段发力。
确实,现在没有哪个城市是一座孤岛,治霾尤其如此。如果京津冀不能联动,某一地取得的治霾成效就会很快被蚕食或覆盖。对于北京而言,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深入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严格控制北京周边传输通道上的污染排放,严控周边地区高架点源,就是摆在眼前最重要的治霾方略之一。
而无论联防联控还是尽快完成煤改电,都非轻松任务。换言之,发现病根不难,开出药方也不难,最难的是如何对症下药,以期药到病除。以煤改电为例,在北京南四区及保定廊坊近8600平方公里的范围,在18个月内,要全部完成煤改电,实属“范围广、时间短、任务重”,如果没有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毅力,很难将这一超常规措施推进到底。
说到底,治霾也是一种利益取舍和平衡。去年12月,北京两次启动红色预警,使重污染期间PM2.5日均浓度下降17%至25%。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或许是,如果多启动红色预警,治霾目标就可能轻松完成。问题是,启动红色预警是需要符合相关条件的。如果迷恋预警,必然会影响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以北京APEC蓝为例,谁不希望天天蓝,但有多少人知道付出的代价有多大?也就是说,治霾也要讲策略求平衡。
治霾是一场硬仗,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要看到,本地环境质量也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这就决定了治霾不能拖、也不能等。经过多年治霾,北京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接下来,关键是如何将经验放大,如何少走弯路,如何更好地寻求利益平衡。治霾步伐更快一点,效果更明显一点,才能更好地适应“大气十条”设定的目标,呼应民众的合理诉求。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