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文化自信绝不是个体的孤独表达,也不是停滞在人们脑中的主观反思或判断。它坚持文化反思和文化自觉总是社会的、共同体和历史的。离开了文化共同体的发展,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就会变得“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可以说是对唯物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凝练和表达,其自信的基础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
之所以说文化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于作为特定群体历史传统的积淀,文化凝结着人们共同遵循或认可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体现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不仅有着深厚历史渊源,更有着广阔的现实基础。
文化是有“始”有“源”、有“祖”有“宗”的根与魂,其所代表的传统是人们确认自我身份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一个没有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的民族难以称为民族,因为它无法回答自身是谁、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等诸如此类的根本性问题。
文化不仅仅是记忆、回忆、考古或者“死人的王国”,而有着广泛的现实基础。通过变成我们的习惯、文化无意识、集体意向,形成稳定的自然心理机制,自发地影响甚至主导着人们的各种生存活动。文化传统的断裂,往往将使得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无所适从,甚至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曾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剧烈的变革和阵痛。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文化共同体自觉的艰苦批判与探索。文化传统不再是单向的传承,而必须为中国所面临的问题、矛盾、时代任务提供价值引领和路径方略的资源。于是,人们开始带着批判的眼光“创造”“挖掘”乃至“发明”文化传统。这是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从一种非反思的态度向一个能思的态度转变。
但是,这种文化自觉最后演变成了一种激进的拒绝和简单的反对,不能辩证地区分封建礼教、儒教与仁爱、民本文化传统的差异。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实事求是的唯物史观高度上,提出“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
这种批判和追问,呈现了唯物史观丰富的科学内涵。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正是在这一唯物史观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通过吸吮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养分,聚合起全民族的磅礴之力,用行动证明了“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
马克思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文化不是自在流淌的河流,也不是仅供人参观、瞻仰和赞叹的遗迹。文化是人的现实的生产、生活本身,人在文化共同体中持续追求自身的自由与发展,特别是这一追求获得自觉的认知后,历史的潮流就变得势不可当。这将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增强文化创造力、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因此,唯物史观的文化自信绝不是孤独个体的孤独表达,也不是停滞在人们脑中的主观反思或判断。它坚持文化反思和文化自觉总是社会的、共同体和历史的。离开了文化共同体的发展,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就会变得“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和实践的重要性,要让原本“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它指引我们坚决地反对指向个体主义的文化虚无主义,也反对一切其他形式的虚无主义。比如在古今问题上,要避免指向历史的文化虚无主义,也要避免指向现实的虚无主义。前者试图彻底抛弃自身的传统,怀疑一切、批判一切,试图在与传统的激进断裂中获得新生;后者试图在泥古主义、祖宗主义、先辈主义中获得庇护。
总之,唯物史观的主张,指明了“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路径与方略。这种路径和方略“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真意思、真学术,反而因其洗刷扫除的工夫,使得孔孟程朱的真面目更是显露出来”。如果说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那么唯物史观所指明的发展规律和道路不但为文化复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更为人们的身心合一奠定了“大本大源”的坚实底气和基础。
(本栏目由观点版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合办)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