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便民服务”不该趁机捞一把

2016年06月28日 11:18   来源:人民日报   朱永平

  初春,我所在的退休支部安排探望一些住院的老同志。在与这些老人交谈时,他们提到了医院“便民服务”名不符实的问题。

  在市区,有家医院装修一新的“输液区”推出不少“便民服务”项目,其中有个卖饮料与点心的柜台最为抢眼,货架及柜面陈列着二三十种热饮和面包,香喷喷的,甚是诱人。但走近一看价格,也是蛮“抢眼”的:热饮类:原味奶茶15元、柠檬红茶15元;面包类:肉松面包10元、香肠面包10元;其他类:小瓶装雪碧汽水4元、小瓶纯水4元……与同类档次的小店(或超市)相比较,该柜的价格翻番了。难怪病人及其家属吐槽:医院究竟是“便民服务”,还是“赚一票”?

  无独有偶,还有一家市级医院住院部的“便民服务”向病人家属出租轻便折叠躺椅,每晚20元。据了解,这种折叠躺椅买一把也就是百把块钱,出租一晚居然开价20元,是不是有点儿乘人之危之嫌?

  既然打出“便民服务”旗号,就应真心实意地做些实事。那些来医院输液的病人及其家属,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医院能提供一些平价饮料、热点,的确便民。至于出租给病人折叠躺椅,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些折旧费,让身心疲乏的家属躺一会、陪陪夜,也同样能体现医院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正的便民服务,不应是趁机捞一把。

(责任编辑:邓浩)

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鐢喚绐�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