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击鼓传花”到“便民服务”还有哪些瓶颈?

2015年11月20日 14:20   来源:南方网   徐天海

  一位女士想把户口从昆明迁到成都,却被告知需要一张“未婚证明”。结果她往返奔波4次、耗时8个月,没有一个地方和部门愿意开具这份“证明”。“这个部门要那个部门的证明,那个部门又要求这个部门先开证明,每个部门都像‘击鼓传花’一样,结果让老百姓跑断了腿,也滋生了‘跑关系’、‘托门子’的腐败空间。”昨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说。(《京华时报》2015年11月19日)

  继早前指出“你妈是你妈”的奇葩证明问题后,李总理再次提出“循环证明”的怪现象,既说明了本届政府高度重视和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步伐,也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了在基层改革还存在“中梗阻”、“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等情况,严重束缚了市场活力,让群众依然感受到“办事难”。破解类似于“击鼓传花”证明的各种行政服务死结,让群众能深切感受到“便民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虽然这个过程难度很大,会触动很多部门的本位利益,但我们也相信,有国务院的大力推动,在不久的将来必定能实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公共服务的目的。那么,从“击鼓传花”到“便民服务”,这中间还有哪些瓶颈需要突破?

  瓶颈之一,是部分官员头脑中残存的官本位意识。“循环证明”,并不能证明相关部门工作认真负责,反而只能证明当事部门的古板思维和官僚主义,而这种古板,源于他们心里被“官本位”主义所充斥,没有装着老百姓,只有他们自己。像李总理所提到的千里往返奔波4次、耗时8个月也开不了“未婚证明”的典型案例,让当事人欲哭无泪,我们的当事部门应当为之感到羞愧,应该为自己不能主动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深刻反思。意识决定行动,头脑中的官僚主义残屑不除,‘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的源头就依然存在,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就难于真正落实到位。

  瓶颈之二,是数据共享的技术瓶颈。要方便群众办事和创业,必须要简化流程;而要简化流程,就要做到凡是能公开的信息都要公开,凡是能共享的网络数据必须要在网上共享。当务之急,是各部门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克服部门利益本位,打破“信息孤岛”,建立统一公共信息平台。这既有利于老百姓办事方便、创业顺畅,也为政府自身的监管服务提供条件,同时也是信息化社会和现代化行政体系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百姓无小事,群众普遍关心的事就是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群众高度在意的事就是领导干部要牵挂在心间的要事。面对群众的不满意,面对在基层确实还存在着的“中梗阻”,各部门要本着更好地服务群众,扎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出发点,主动查找工作中还有那些苛规滥矩不合情理,需要“删繁就简三秋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深化行政改革、简化办事手续、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虽然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所有工作人员能改变观念,全心全意去践行深化改革,离群众满意的高效、服务型政府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