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农民读大学,也盼大学生愿做农民

2016年06月22日 08:1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王聃

  “面朝黄土背朝天”,曾是很多人心中农民的形象。现如今,一些农民正在通过学知识学技术改变传统的务农方式。近日,陕西省20名农民收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他们将接受为期3年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记者从学校方面了解到,这些职业农民走的是学校自主招生渠道,经历了网上报名、审核、文化课考试和面试等“多重考验”,最终被成功录取。这也是陕西省首次出现职业农民上大学。(6月21日《新京报》)

  从农民到大学生的身份跨越,难免令人吃惊,有媒体在转载新闻时,甚至称这是农民的“华丽转身”。但如果仔细分析陕西这次招录农民上大学之事,却并不意外。首先需要提醒,这次被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20名农民都有高中学历,并且是“职业农民”。所谓职业农民,是指把农业作为主业来经营,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民。这些农民不仅具有继续学习专业农业技能的需求,在当前的高校招录政策下,也符合被录取的条件。

  置于更大的视野中,职业农民也能读大学,其实是高等教育日益平民化的一个缩影,也是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一个印证。近年来,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不少地方院校更是积极向职业院校转变。职业教育在蓬勃发展,然而职业教育的生源该从何处来?当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未曾改变之前,让“职业农民”“职业工人”进入职业院校深造学习,当是一种重要的路径。陕西首次录取职业农民上大学,就与这一背景有关。

  恰缘于此,对职业农民上大学一事,应当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同时可以想见,类似的事件将会越来越多。不过我更关心的是:当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去读大学,又有多少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做职业农民呢?这不是无聊之问,事实上在国外,的确有不少大学生愿意选择农民作为终身的职业。至于大学生去做职业的农民,优势也是看得见的。他们开阔的视野、相对专业的技能,对物流、现代贸易等知识的掌握,必能给农业与农村发展带来新鲜的气息。

  但从现实来看,这充其量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中国大学生愿意做农民的少之又少。一方面,在传统的观念中,务农仍是一项不需要多少技巧的工作(或者说是职业)。此前有一些人选择在毕业后回到农村,大学生普遍觉得是一种资源“浪费”,觉得是对此前教育投入与投资的不尊重。另一方面,就当下的农村环境而言,它对大学生选择做农民的吸引力还不太够。不仅政策上的倾斜和扶植相对有限,而且大规模农庄式种植的推广力度远远不够,大学生到农村发展的意愿不强烈。

  现代社会里,高等教育只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对职业农民读大学实在不应过度惊诧。更应该追问的是,如何在职业农民和大学生间形成良性的流动?一个正常的现代社会里,需要农民去读大学,也需要大学生愿意去做农民。由此观之,陕西20名职业农民被录取上大学,充其量只是一种正向流动的开始。对农村和农民的扶植力度应该继续加大,大学培养职业农民的主动性也应该加大,让更多大学生愿意做农民。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