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噪声地图,让城市更宜居

2016年06月16日 10:29   来源:南京日报   刘大山

  去年,南京市环保部门在全市安装了28个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全面监听生活区、教学区、工业区的噪声,并据此绘制了一张2015南京噪声污染分布图。图上显示,南京低于55分贝的达标区正在减少。同时,郊区噪声在增加,夜晚也变得更吵了。环保部门认为,交通拥堵和城市建设是导致噪声增加的主要原因。

  噪声污染是一种“城市病”,而且是国际公认比较难治的病。因此,欧美许多大中城市在十多年前便开始重视这项工作,通过绘制噪声污染分布图,也就是俗称的噪声地图,来检测、预测、管理噪声,为城市规划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我市环保部门开始绘制和研究噪声地图,表明已经对噪声防治给予足够重视,值得点赞。不过值得提醒的是,切不可一发了之,有了噪声地图还要充分利用好,让它造福于城市,造福于市民。

  例如,我市达到轻度噪声污染的蓝色区域,以集中居住区、高速公路穿行区和高铁区为主。这种现象是由城市规划导致的,那么城建和交通部门应依据地图数据反馈,以后规划等相关工作做到更精准、更超前,做到功能区块闹静分开,交通运输线路设计更科学,合理设置防护距离等。对于已建成区域,也可增加绿化带等隔声屏障,消减噪声污染。对学校、医院等声敏感目标,更应重点照顾,单独规划建设。

  又如,既然噪声地图分为黄、蓝、红等不同等级区域,那对应不同区域的环评审批、防控执法是否也应有所区别呢?在中度、重度污染的区域,要严控新增声源项目的数量,以更加严格、高度负责的态度甄别噪声污染影响,把牢验收关口。同时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对声源建筑重点盯防,对违规者严厉打击。只要按图索骥,多措并举,是有希望“静化”重度污染区域的。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对于社会和普通市民,噪声地图同样有巨大实用价值。房地产商在拍地时可以将其做为参考因素,在楼盘规划之初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噪声防治;市民在置业或租房时,可以先了解目标区域的噪声分布情况,避开污染严重的区域。当然,这也对环保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测点位要越来越多,地图精度要越来越高,还要及时通过网络渠道将地图发布出来。让公众像了解空气污染指数一样了解身边的声环境,并参与环境的监督与治理,是环保部门的应有之义。

  据悉,欧盟在2002年就发布了“噪声指引”,要求各成员国五年内必须为25万人口以上城市编制噪声地图,并定期评估和更新。相比而言,我国对噪声地图的研究制作才刚刚起步,为了迎头赶上,各地方政府既要做好宏观规划,深入扩大相关研究,提高绘制地图的能力;更要建立统筹联动机制,将噪声地图视为指挥图和行动图,避免环保部门孤军奋战。如此,才能保护好声环境,让城市更加宜居“动听”。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