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扰民项目怎可发“临牌”?

2015年05月07日 07:14   来源:新民晚报   秦 丹

  每8分钟左右一次,每次持续约30秒,头顶突突响,门窗、茶杯震动,这样的噪声,把人逼疯都容易。怪不得5月1日上海直升机低空观光项目启动后,航线沿线居民的意见相当大。从本报不断接到的投诉看,或者孕妇难入眠,或者夫妻间喊着说话成常规,或者学生无法静心读书,或者有人感到要神经衰弱……还好,日前,“低飞”旅游项目在一片质疑声中被迫暂停。

  但是,居民有问题要问,这样一个营利项目,没有环评,只有“临牌”,相关部门是如何通过审批的?

  根据环保部门的解释,只有建设项目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因此,这家企业也不算违规。解释是合法合规,但合情合理吗?将公众的感受置之度外,一家企业制造的噪声可以随意影响公众的生活,这样的理由在群众那儿说得过去吗?

  再说民航局,不少居民追问:为什么后滩直升机场没有安装隔音屏?民航局审批过程是否存在违规?群众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但民航华东局的负责人也有“理由”:对金汇通航的空中游览项目批复了三条固定飞行线路,且进行了验证飞行,后滩直升机场属C类通用机场,按规定不需要办理使用许可证,建成后向地方监管局实施备案即可。言下之意,是该做的都做了,没做的因为没有规定。

  那问题就来了,什么样的企业,才可以享受“C类通用机场”的待遇,挂个“临牌”就开张赚钱?这家企业赚钱是赚欢了,但叫人家居民如何生活?孩子总是要养的,学堂总是要去的,夫妻总是要交流的,班总是要上的,飞机噪声可能扰民,作为管理部门事先没想到?

  按理说,2010年底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逐步放开低空飞行政策,是受到市场欢迎的。但新生事物出现后,立规矩是政府的事,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过硬的行业标准,空域的交通、休闲必然会侵犯他人的权益。制定飞机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类标准,还须立足于我们国家和城市的居住现实。办个“临牌”,就可以飞,就可以营业,这是“钱多人傻”吗?管理部门信不信,反正有人信了。有第一家办“临牌”的,就有第二家、第三家、第N家办临牌开张的。如此“扰民”,要让上海这座城市宜居和谐,恐怕只能是痴人说梦。

  好在,有关方面已经叫停了这一项目,并责令整改,这样的态度是好的。民用直升机航运产业是个新兴产业,难免碰到发展困扰,更多地需要有关部门主动倾听民意呼声,积极作为。所谓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希望相关部门能认真反思各自工作不到位的地方,迎头赶上,为这一行业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