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诗外

从当下语文教材之争说开去
2016年06月14日 09:48   来源:光明日报   于树泉

  现行语文教材固然并不完美,但再完美的教材也不能改变令人不满的语文教育现状,因为我国语文教育的最大问题并不在教材,而在于“教材至上”。

  语文教材每一次的篇目变动都引人瞩目,每一次语文教材的课文调整都牵动人心,每一次的内容取舍都激起波澜,为什么史地政、理化生、音体美等其他学科就很少有语文教材变化带来的这种轰动效应呢?这是因为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还是“语文味”?

  我的答案是:语文是母语。

  我曾在一首小诗里写过这么几句:

  语文是血脉,

  语文是基因。

  语文是审美,

  语文是寄托。

  语文是情感,

  语文是精神。

  语文是生命,

  语文是心灵。

  语文是人的教育,

  语文是你的人生。

  语文既有直通心灵的一面,也有综合性很强的特点。因此,语文课就不只在学语文,也在学历史、地理、哲学、文化、传统、伦理、做人……久而久之,学生渐渐明白了什么是美丑善恶、是非曲直。靠了这种真正的“启蒙教育”,语文课本成了几百万中小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和共同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编写出一套尽可能理想的教材有多么重要。然而,一部再好的教材也不过是“教材”,因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叶圣陶语),而作为“例子”,其容量及功用就有限得很。在语文的广阔天地中,教材充其量只是一滴水,教材之外则是浩瀚的海洋。要想真正学好语文,“功夫在诗外”。

  尤其是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当孩子的身体进入青春期的同时,精神也进入关键的“饥渴期”。在生活中,人们会格外看重孩子的饮食均衡以促进身体发育,却常常忽略精神滋养对于孩子心智发育的极端重要性。而阅读,正是心智发育的关键因素。然而,现实中相当普遍的情况是,在初中这足以影响人的一生的三年关键时光中,在学生处于精神高度饥渴的时候,在学生的心智发育亟待通过阅读名著和古今中外大师进行对话来获得滋养的时候,摆在他们面前的精神食粮往往只有区区6本教科书,每本教科书中只有并非篇篇值得一读的二三十篇课文,总计两三万字,其他几乎无书可读。如同一个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孩子,每天饥肠辘辘,摆在眼前的却只有几颗浓缩的多维糖丸。

  至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学生的心灵土地会那样贫瘠,人文田园是那样荒芜,一个个视野狭窄,情感苍白,精神软骨,认识侏儒,无异于“字纸篓”和“机器人”。我觉得,现行语文教材固然并不完美,但再完美的教材也不能改变令人不满的语文教育现状,因为我国语文教育的最大问题并不在教材,而在于“教材至上”。那句耳熟能详、为害甚剧的“以本为本”就是明证。本来,“语文即读书”,读书是语文教育之本,这属于语文教育的常识——从叶圣陶、钱理群、温儒敏,到朱永新、钱梦龙……不知有多少著名的专家学者说过类似的话。“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几句话更是明确写进“课标”。但时至今日,语文教育的普遍现状依然故我。如果不能“努力使语文教材形态这一块成为虚框”(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最终突破语文教科书的限制,把世界当作课本;而仍然画地为牢,把课本当作世界,语文教育就难有根本转变。

  应该说,每个学生都是一棵松树的种子,具备长成参天大树的先天基因。但是,如果把这颗种子放进杯子里,它就很难生根发芽;如果把这颗种子放进花盆里,它至多长成盆景;如果让这颗种子植根大地,去充分汲取水分营养、沐浴日月光华,这颗种子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孩子走进名著,博览群书,去饱吸精神的“水分”“营养”和“阳光”,就是在为长成参天大树储备丰富的生命能量。反之,如果把他们禁锢在语文教科书的“杯子”和“花盆”里,无异于蜗牛角上比拳脚,小水沟中赛龙舟,在狭小地盘上,永远演不出威武雄壮的剧来。同样,我们的语文教育,如果眼睛只盯着课本,不从狭窄局促的一隅回归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也永远不会有大的出息。

  (于树泉,作者系人大附中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