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端午节需要统一悲痛吗?

2016年06月14日 08:03   来源:北京晚报   张 丽

  因为距离下一个公共假期还有漫长的好几个月,这个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显得分外宝贵。朋友圈里大家晒吃晒玩晒段子,很是欢乐祥和。不过也有人看了某些段子后不仅不笑,还很悲愤。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一个所谓最“经典”的端午节段子正在广泛流传。该段子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演绎出来的:“端午节是个快乐的节日。因为历史上许多诗人死后都让我们没完没了地背诵他们的作品,而唯独这个叫屈原的诗人不仅能让我们吃上粽子,还能够享受端午假期,也不必背诵他的诗”。有人认为,端午节,一个散发着传统正能量的节日,在这个孩子的眼里,竟然被扭曲成了“吃、喝、玩、乐”的一段快乐时光。这该是怎样的一个悲剧! 大多数国人只知道端午节与诗人屈原有关,过端午节就是包粽子、划龙舟、采艾蒿、快乐出游等热闹的文化,却忽略了对屈原无端受到奸佞小人的中伤和昏庸的楚怀王的放逐的同情,以及对屈原之死的愤愤不平。

  有吃有喝、高高兴兴地过节,怎么就是悲剧了呢?莫非过个节大家还都得到汨罗江边哭一鼻子才算是对路?条件有限赶不过去的,是不是也得按照林妹妹的理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端午节快乐的“吃喝玩乐”是“扭曲”的话,下次谁要是在主要内容为祭扫的清明节假期再敢晒吃喝、晒旅游,那就是大逆不道。推而广之,几乎每个传统节日都离不开慎终追远,那是不是每个节日都得满怀悲痛、全程严肃脸呢?

  要真是那样,别说孩子,大人也不喜欢过节了吧。节日,其本身的重要内容除了纪念,还承担着让民众休息放松的功效。就算是古人,清明也有赏花踏青的内容,留下不少风流旖旎的篇章。当然,一样米养百样人,有爱玩乐的,就有真心悲痛的。这是个人选择,没法较真,也没必要较真。如果确实铁了心较真,那端午节到底是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存疑。而且,无论悲痛还是欢乐,发自内心的才有价值,任何外力强制下做出的表情姿态、讲出的话语和流出的眼泪,都是虚伪的,也是对古圣先贤精神的亵渎。

  况且,屈子投江是为了怀王的“白日不照吾精诚”,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楚国的宏图霸业,最终让楚国的百姓可以生活安宁幸福。那么现在,我们老百姓不正是在端午节幸福生活、快乐过节吗?屈子在天有灵应该满心高兴吧。

  弘扬屈原之死的文化价值和老百姓开心过日子、做点好吃好喝、出去饱览祖国壮丽山河之间,不是矛盾的关系,更没必要将之对立起来。任何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理想不屈不挠,都是为了今日百姓之幸福安康,吾国吾民之自立自强。今人的平安喜乐,就是这种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一份最好的成绩单,也是对以屈原为代表的古圣先贤的最好报答。

  最后,批评一下所谓的段子手:你读书时没背过屈原的作品不等于别人不被要求背诵。《湘夫人》什么的都超难背,小朋友们要高度重视屈原老先生,千万不要被误导啊。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较真”也是“绅士风度”    2015年07月23日
  • ·个人事项申报如何更加较真?    2015年07月17日
  • ·反腐倡廉贵在“较真”    2015年07月06日
  • ·有一种力量因较真而珍贵    2014年11月1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