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反腐倡廉贵在“较真”

2015年07月06日 07:13   来源:人民日报   杨春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反复强调依法从严治党治军、大力惩治党和军队存在的各种腐败问题。加强军队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必须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较真”精神,动真的、来实的,敢于“较真”。

  无私无畏,敢于“较真”碰硬。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治军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只有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培育一流的思想作风,军队才能永葆本色、所向披靡。推进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可能轻而易举、一蹴而就,而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以除恶务尽、排除万难、决战决胜的坚强意志,以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胆魄勇气,横下心来纠治“四风”,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敢于“较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迎接各种挑战,排除各种深水区的障碍。比如,军队中有些领导干部违规多占用房子和车子,有的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变成“一言堂”,少数领导干部买官卖官、用权不当等,这些问题涉及高中级领导干部,严重影响军队建设发展。我们必须以无私无畏的“较真”精神去硬碰硬,坚持军队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重典治乱,敢于“较真”施猛药。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长期积累的消极腐败问题,如同年深日久的沉疴,用平常的药物、办法往往难以奏效,必须用重典治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在坚持重典治乱中,决不能忽视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问题。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我们立党的基石和保证,也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保障。当前,在军队建设发展中仍不同程度存在轻视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问题。中央军委最近印发《严格军队党员领导干部纪律约束的若干规定》,就是加强纪律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纪律建设的要求。

  修“笼”补“网”,敢于“较真”建制度。反腐倡廉的制度,尽管以往制定了不少,但一些制度还不够严实,存在“牛栏关猫”现象。不少人就是利用制度的“空子”“弹性”打擦边球,进而产生各种腐败现象。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必须敢于“较真”建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军队反腐倡廉制度进行了清理修订和补充完善,使其更为严谨实在,更符合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要求。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聚焦重点对象、重点领域构建严密网笼,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的科学制度机制。要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推动纪检监察工作科学化法治化,增强依纪依法办案办事的意识和能力,真正让每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只有动真格完善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切实执行制度,不搞特殊、不搞例外,才能使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狠抓落实,善于“较真”抓教育。全党包括军队的党员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他们在党的教育下,在优秀党员干部的带动和影响下,能够做到爱党爱国、为民务实、敬业奉献。但也要意识到,贪腐分子虽然只是少数,但这个少数破坏力很大。国际上,敌对势力常常利用我们党自我揭短亮丑来抹黑中国。虽然这是徒劳的,但也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末也。”我们要努力把自己的事办好,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当前,尤其要加强军队法治建设。法治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治军方式。军队越是现代化、越是信息化,就越是要法治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明确了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标准要求。要把这一决策部署贯彻执行下去,扎扎实实抓好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强化正风反腐的责任担当,还必须善于“较真”抓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反腐倡廉,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说,这是从延安整风以来我们党又一次深入、扎实、有效的思想作风整顿,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过程,也是一次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今后,军队还要继续按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搞好学习教育,把学习贯彻相关法规文件与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起来,确保入脑入心,增强思想自觉,做到敬畏法纪、熟知法纪、遵守法纪、严格法纪。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原副部长)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端午节需要统一悲痛吗?    2016年06月14日
  • ·“较真”也是“绅士风度”    2015年07月23日
  • ·个人事项申报如何更加较真?    2015年07月17日
  • ·有一种力量因较真而珍贵    2014年11月1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