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王德华:不尊重中国的西方记者不值得尊重

2016年06月03日 15:58   来源:环球网   

  面对加拿者记者在中国的人权问题上的“偏见与傲慢”,王毅外长进行了有力的回击,这里不应没有掌声。不料这一批评却在西方媒体那里炸开了锅;它们事后群起而聒噪。

  包括《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卫报》、美国之音、英国BBC和法广在内的众多西方媒体纷纷报道此事,称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大发脾气”、“口气变横”。而在社交平台上,不少西方媒体界人士也对王毅进行无端指责。

  王毅外长只是说明了一个事实,“最了解中国人权状况的不是你,而是中国人自己,你没有发言权,而中国人有发言权,所以请你不要再做这种不负责任的提问”。对于西方记者的别有用心,任何一名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进行正义的回击,何况代表堂堂大国形象的一国外长。

  在人权问题上,西方一向高高在上、趾高气昂地向中国显示优越感;美国每年都要出《全球人权报告》,把除它以外世界大多数非西方国家的人权状况“几乎骂遍”,而中国更是重中之重,被“格外关照”;当外国领导人到中国访问时,西方媒体更不忘提醒他们到中国来借人权之名教训中国。在西方记者眼里,中国只能逆来顺受,不能有半句辩解,否则就是态度不端正。

  西方媒体将某些违反中国法律、破坏社会秩序的人美化为“人权卫士”,为其“鸣冤张目”,从而干涉中国司法主权。对于西方这种虚伪,中国“语气有了很明显的转变”,、“变得更加强硬”,于是西方媒体感到“吃惊”、“诧异”之余,当然不放过指责中国的机会。殊不知中国一句俗话,有理不在声音大。

  全国人大外委会主任委员傅莹去年曾说,西方对中国“深层的失望”原因是西方所期待的,“‘中国实现现代化必将带来政治制度变革’的情况没有发生,中国版的‘戈尔巴乔夫’没有出现。相反,中国取得的成功和增强的自信使中国道路更加不可逆转”。失望之余,西方对所谓的“中国人当中最有智慧、最勇敢的一批人”,寄托了“无限的厚望”。某些所谓的“人权卫士”就成为加拿大记者眼中“最有智慧、最勇敢的一批人”,并因此为他们“鸣怨叫屈”。

  不要把自己装扮的那么高尚,实际上也并不比任何人高尚,而是更卑劣。西方国家历史上对中国等国家犯下的滔天罪行仍历历在目:火烧圆明园、发动鸦片战争、贩卖黑人奴隶、屠杀原住民等等,举不胜举。即使现在,西方在世界各地尤其中东北非践踏人权的实例仍然存在。欧洲难民潮是谁造成的?这些难民的人权呢?请收起那些傲慢和虚伪吧!

  毫无疑问,王毅外长回击得很给力。对那些充满敌意的外国记者们,就是要及时揭穿其丑陋面目。中国人权事业的成就有目共睹,这个变化要看到,不要用充满傲慢与偏见的眼光看待中国,中国不吃这一套。尊重我们,我们才会尊重你们。不尊重中国的外国记者不值得尊重。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