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公车不愿下乡”不仅仅是懒政问题

2016年06月03日 10:40   来源:华声在线   

  公车改革实施以来,“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式走马观花的下乡走访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或集中调配车辆的形式,提高了公车的利用率。但记者在湖南、河南、山西等地采访时发现,个别地方干部抱怨申请不到公车,或车补不到位等,出现了“没公车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的情况。(5月31日人民网)

  目前出现的“没公车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情况,首先凸显了部分地方基层干部自身思想意识的“短板”。具体来看,这种行为只图自己省事,不顾群众方便不方便,以自己的利益得失来衡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确实是一种“新型”懒政的表现,是官员“不作为”的异化。

  但是,如果把板子只打在“懒政”身上,只是看到了表面上的问题,容易搞不清方向,可能会让探索的解决方式有失偏颇。进一步来分析,这样会把重点过于放在思想意识的宣传教育方面,反而可能会忽略实际情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这些实际的具体问题才是要抓的主要矛盾,也就是说,需要先把这些问题理顺了,并使其得以规范解决。这时候,思想意识的宣传教育才有现实意义,还会与之前的规范措施相辅相成,实现价值“最大化”,否则其就只能是空中楼阁,落实不下去。

  针对这类情况,除了表面上的懒政问题之外,我们还应看到其背后隐藏的公车改革与基层干部下乡现实状况的矛盾冲突问题。公车改革推崇的是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按规定会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从2014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来看,干部每月车补标准与其职务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下乡最频繁的基层干部拿到的公务交通补贴反而相对较少。在不考虑干部自身思想意识和素质好坏的前提下,这种补贴规定确实会影响基层干部下乡的积极性。

  而且,公务交通补贴一般都是硬性规定,往往与现实中官员的交通支出有一定差距,没有将补贴和支出进行直接对接,这使得车补被当成了一种新福利,容易出现车补“只进不出”的情况。当然,还有车补发放慢,甚至是不到位等情况的出现。这样看来,这些公车改革的规定与具体实行,过于遵循旧规,没有依据现实情况进行合理变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确实,目前的公车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但就现有事实来看,基层干部“没公车不愿下乡”的情况大多仍是其主观的判断和选择。那么问题来了,官员能够主观的随意的选择下不下乡吗?相关政府有没有对于这类情况的具体考核标准和要求?如果没有,那就说明相关政府对于干部的管理存在制度漏洞,过于的松懈。具体而言,相关政府没有跟随公车改革的步伐采取相关配套措施来规范基层干部的下乡行为,这也是其疏忽和失责的表现。

  要想解决基层干部“没公车不愿下乡”的问题,首先地方政府要有行动力。按照公车改革的大方向,依据地方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进行合理变通,最大程度的去缓解基层干部的消极情绪。再就是对于基层干部下乡的情况,进行制度上的规范,弥补管理漏洞,尽力避免因基层干部主观的选择导致的“不作为”现象。如果把这些具体的问题处理好,那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宣传教育的效果也会更好,基层干部懒政思维自然也会随着现实情况的规范得到改变。只有这样的考虑和规范,才是解决基层干部“没公车不愿下乡”问题的最佳路径。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