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职业资格背后的“灰色利益链”

2016年06月03日 08:01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屈金轶

  6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持续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此次取消的职业资格包括招标师、物业管理师、市场管理员、插花员等47项职业资格。下一步,我国还将公布实施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清单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6月2日《长沙晚报》)

  客观地说,1994年我国开始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求在某些行业的劳动者持证上岗,既有利于倒逼劳动者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也为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了一定的参照。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与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提升,过多过滥的职业资格认证,比如市场管理员、插花员等,无疑已成为劳动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拦路虎”。因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此次决定取消插花员等47项职业资格,是对职业资格认证的“强身健体”,也是构建科学的职业资格体系迈出的新一步。

  “不是在考证,就是在考证的路上”,虽有调侃的意味,但的确是近些年来一部分大学生在校生活的真实写照。一些学生疲于应对各种所谓的资格证考试,荒废了学业,徒增经济负担,更成为创业创新的绊脚石。比如,市场管理员、插花员等这类职业,本身很普通,入职门槛不高,并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而是靠实际操作技能,完全不必要通过一纸证书来认定从业资质。这样的岗位,原本是很多大学毕业生了解市场与社会的最好方式,可以成为创业、创新的第一站,如今却往往被“一文不值”的职业资格伤得很深,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本身是一项好制度,为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这固然与民众的文化水平显著提高有关,但是根在“利益”二字上:一方面,对有关部门来说,职业资格许可可谓是“权与利的双丰收”,既能凸显其权力存在感,又能收取大量的报考费、教材费等费用。倘若用人单位录用无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还可以对其进行罚款。另一方面,对一些培训机构而言,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就是名副其实的“考试经济”,精讲班、冲刺班、串讲班、押题班,看似为培训做足了功课,实则是想从考生口袋里掏得更多的银子。此外,一些职业院校对日常教学管理看得轻,对考证则看得重,统一要求毕业生拥有“双证书”,甚至将“双证率”作为办学质量好坏的衡量指标。如此情形下,职业资格认证的清单越来越长,以至于到了失控的状态。

  过多过滥的职业资格认证广受诟病,对其进行清理整顿已成为普遍呼声。事实上,清理和规范职业资格活动一直在持续推进。特别是,在近两年已分五批取消27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基础上,国务院此次又取消了招标师、插花员等47项职业资格。这些数据无不说明构建科学的职业资格体系永远是一个动态过程。

  当然,任何调整必将触动利益,而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动灵魂还难。因此,构建科学的职业资格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注定要久久为功。这就要求,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漏补强,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的形式,彻底铲除职业资格认证泛滥滋生的土壤,彻底斩断职业资格背后的灰色利益链条。与此同时,对一些涉及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并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职业资格许可项目,也不能简单“保留了事”,而是要从培训考试、证书发放与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整合规范。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