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风声”日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即为监管趋严。证监会频频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进行“窗口指导”、多家审计评估机构遭到立案调查,每周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例行”通报违规案件或其处罚结果等便是最好的证明。显然,监管趋严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让其三大基本功能得到正常发挥才是最为重要的。
资本市场的三大基本功能为融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以及定价功能。但在A股市场中,融资功能往往被强化,被“超水平”发挥;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则常常遭遇“劣币驱逐良币”的尴尬。在此背景下,再加上A股市场本身的投机文化,定价功能被扭曲的现象就变得不可避免。
近段时间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监管趋严,可看成是一种自发的纠偏行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5月以来,沪深两市共有61份再融资项目对证监会的反馈意见进行回复,其中有24家被要求详细说明补充流动资金以及偿还银行贷款的合理性。在数据的背后,实际上发出监管部门收紧通过再融资补充流动资金与偿还银行贷款的信号。
此前,证监会曾多次强调,原则上不鼓励上市公司把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而且,对于禁止募资补充流动资金,证监会还规定了四种情形,包括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明显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效果明显未达到已公开披露的计划进度或预期收益;并购重组方案仅限于收购上市公司已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并购重组方案构成借壳上市等。
然而,如果在政策收紧前,上市公司与保荐机构能够出具“合理性”解释的话,往往能够以打“擦边球”的方式过关。
资本市场发挥融资功能,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服务实体经济,而融资资金也应该投入到实体项目中。无论是补充流动资金还是归还银行贷款,显然都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实体募投项目。而且,如今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往往都是“狮子大开口”。市场宝贵的资金没有用在“刀刃”上,而是被用于还贷或补充流动资金,既扭曲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也导致其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被严重打折。
毫无疑问,A股市场三大基本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首先表现在完善融资功能上。我们应当采取适当举措控制融资资金的使用,比如,对新股IPO募集的资金,监管部门可规定,禁止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归还银行贷款。如果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不投入到新的实体项目中,应按发行价格回购相应数量的股份,由此造成不符合上市条件时,由上市公司自己负责。对于再融资募集的资金,如果此前的募集资金没有达到预期收益,则今后再融资时从严审核,并且可规定三年内禁止实现再融资,包括并购重组募集配套资金。此外,还应进一步收紧募资还贷与补充流动资金的口子。有了这些规定,上市公司对于资金的使用必然更加谨慎,募集资金也能发挥出更大效用来。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