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暴雨围城,需将钱花到位

2016年05月13日 08:53   来源:燕赵晚报   江德斌

  10日上午,广州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几乎全城水淹,许多路段交通陷入瘫痪。而为了治理水浸街,广州市近五年来已经投入超过4亿元。巨大的投入却未换来相应的治理效果,引发市民连连抱怨。有专家指出广州前几年的水浸情况已经很严重,但没想到水浸黑点会在一场暴雨后原形毕露。(5月12日《羊城晚报》)

  暴雨一来,广州市民再次陷入水淹全城的尴尬,网友纷纷在网络上传各种水浸照片、视频,诸如街上捞鱼、水漫公交车等,调侃邀请全国人民“来广州看海”。而在暴雨围城的背后,则是政府耗费巨资治理水浸的成果,并未达到市民预期效果,部分水浸黑点依然积水严重,还出现了众多新的水浸黑点。也难怪市民质疑,钱都花到哪里去了,为何投入巨资就没有治好呢?

  平心而论,广州5年内投入4亿治理水浸街,并非一点成果没有,传统水浸黑点暨南大学、中山一立交、岗顶、大北立交等地并未出现明显的水浸街现象,说明还是有了一些成绩。但暴雨之下,仍然出现很多水浸黑点,甚至地铁站亦遭遇雨水倒灌,给广大市民造成出行不便,潜藏了交通风险,就不能不引发市民集体“吐槽”了。治水浸到底需要多少钱,还要多久才能告别水浸?

  广州市地处南方,夏季时有发生暴雨、台风天气,短时间内集中降水,会给城市排水系统造成很大压力,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水涝在一个小时内能够排走,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市民的影响,就会降到最小,也就不会出现水浸街的情况。可见,保持畅通快速的排水功能,建立庞大的城市蓄水系统,打造海绵城市,才是有效防止水浸灾害的措施。

  由于此前城市规划过于看中面子,忽视城市里子,导致城市路面硬化率过高,缺乏裸露土壤,植物覆盖面积有限。加之城市建设喜欢高楼大厦,区域功能太过单调,商业区、工业区、生活区等均被分割开,相应的配套设施也不完整,街心公园布局不合理,城市内的湖泊被填埋盖楼,失去了天然调节水域的能力。遇到暴雨时,雨水无法快速被土壤、湖泊吸纳,只能依靠狭窄的地下管道排出,自然就会形成城市“肠梗塞”现象。

  可见,治理暴雨围城不能只花钱,还要看钱用在了哪里,如果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那也是做无用功,甚至会延误治水浸的时机。而且,治水浸需要有科学检验标准,不能搞过场,要是等暴雨来检验,那就为时晚矣。最关键的,则是要改变城市规划思维,建立统筹规划、科学排水的方案,按照海绵城市的标准去搞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城市自然蓄水的功能。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