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到期高峰 并不意味着违约高峰

2016年05月13日 07:33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一帆

  近日某券商一份债市研报引起广泛关注,该研报称,5月份到期规模将达到全年最高的4175亿元,债务到期量迎来年内最高峰,大量债券到期对于企业再融资和还款能力都将是巨大考验。另有关媒体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3只信用债违约。违约主体民企、央企均有,公司债、私募债和中票等均出现案例。两条消息结合来看,确实容易让人产生不寒而栗的感觉。但是,这个到期高峰并不意味着成为违约高峰。

  在此,笔者想强调以下三点:

  首先,出现违约是经济活动中的正常现象。通常情况而言,违约条款是各种经济合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见,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经济活动情况之一,国内外概莫能外。而之所以投资者对“违约”过敏,闻之即风声鹤唳,是因为一直以来刚性兑付原则完全覆盖了市场违约风险,即使引发业界广泛关注的“11超日债”、二重债,也是先违约后兑付,实现华丽逆转,更让不少投机捡漏者博取了高额收益。应该说,出现违约是常态,是正常的,而通过投机“违约”获取收益,这在正常的投资市场中,恰恰是不正常的。

  其次,违约是个案,并非普遍现象。自2014年3月份,超日债成为市场违约首例以来,违约事件进入多发期,波及面广,有一定的特定经济发展背景:一是外部环境不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企业盈利状况恶化、偿债能力下降;二是企业自身契约意识淡薄、外部约束不力;三是债券市场持续走牛两年多、杠杆不断累加,风险累积。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未来一年到期/回售的债券中,过剩产业占比突出,采掘、钢铁、有色到期余额分别为5170亿元、2383亿元和1505亿元,占总数的14%、6%和4%。这与我国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因素密切相关,或将是违约概率高发领域。截至2015年末,中国信用债余额达14.3万亿元,位列全球第二。两相比较可以看出,相比中国信用债规模而言,违约事例只是个案,并非普遍现象。而且,中国经济形势正处转型筑底阶段,最艰难时期已经过去,经济形势的改善将带动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并直接对冲企业形成违约的重要外部因素。因而,企业债券违约的前景并非那么灰暗。

  最后,打破刚兑是恢复市场正常秩序的必经之路。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随着违约案例的增加,监管层没有像以前一样急忙出手进行大规模救助。去除政府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让定价回归市场,利率正确反馈市场供求,恢复市场功能,这是值得肯定的。

  同时,市场各方也已经开始提高防范意识。Wind数据显示,4月份取消发行的债券高达147只,相比今年3月份取消的61只,或是去年同期取消的23只,出现数倍增长;同时,4月份以来约130只信用债券遭遇主体评级调低或展望负面。这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敲响了警钟。

  总体来看,伴随违约案例的增加,取消债券发行数量的增加,以及债券主体评级的下调,市场各方对违约的认知在不断加深,承受力也在增强,而且,5月份这个债券到期呈年内高峰,并不意味着是违约高峰,因此不必有过多的恐慌。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