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美男”靠什么蹿红

2016年05月12日 10:19   来源:解放日报   严敏

  谈起追星,人们会不由地想起奥斯卡奖最佳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那个男孩,为见大明星竟跳入粪池趟过去。更早的,还有1926年猝死的“拉丁情人”华伦天奴的葬礼上好几个当场自杀的女影迷。而眼下,随着《太阳的后裔》在网上热播,宋仲基这位原本并不大热的演员一下子红得发紫,连朴槿惠总统都邀他一起为韩国美食站台宣传。

  明星学——一种与社会学和符号学相关联的明星研究理论认为,明星从本质上说,其一“作为社会现象”,乃是(电影工业)经济从(影片)生产为主转变为(观众)消费为主的必然产物;其二“作为形象”,通过在影视作品中塑造各种各样的社会典型而施展重要影响。包括宋仲基在内的韩流明星们之所以风靡亚洲,一方面是由于地缘和文化的相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亚洲国家观众在经济高速增长而实际生活水平提高的“光明现实”(欧美国家则是经济衰退、恐怖袭击、难民潮等的“黑暗现实”)语境下,追求精神享受而偏爱“浪漫化”电影(欧美观众现在偏爱“纪实化”电影),还由于人口基数大而粉丝数尤多,加上无英雄偶像可模仿,韩流明星们遂成了许多人崇拜效尤的偶像和感情投射的“知己”(如所谓“全民情人”、“师奶杀手”等),藉而在亚洲有效地传播了韩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并促进了韩国旅游业和美容业的发展。

  韩剧过去的三宝是“癌症、车祸、分手”,亦即着重于叙事,而现在的三宝是“长腿、养眼、土豪”,亦即着重于明星。韩流明星们主要凭借姣好的容貌、时髦的打扮和固定的戏路,而非丰富多彩且不断转型的演技,再加以恋情或离情等故事套路,煽情催泪,大捞票房(或收视率、点击量)。其结果催生了明星的“颜值美学”,却冲掉了明星必备的更为深厚的演艺修炼。他们同世界公认的演技派明星相比差得远哩,哪能跟梅里尔·斯特里普、丹尼尔-戴·刘易斯等“千面人”同日而语?所以,不论以严格意义上的明星标准抑或主流的明星模式来看,大多数韩流明星只能归为另类,属于一种“奇葩”模式。

  “30代”的宋仲基出道本钱就是帅,这点跟舞男出身的美男明星华伦天奴相似。当时有人问宋仲基想做明星还是演员,他选择了前者,理由是:“现实中我不可能马上变得像前辈们那么伟大,但我想,成为明星之后再继续积累经验,应该会逐渐靠近演员的道路”。“以我这把年纪,说演技好也好不到哪里”,于是决定“多演感情戏”,“身为一名商业演员,我要向合作的女演员展现最好的一面,这样女观众才会喜欢我、接纳我。木村拓哉(日本红星)在这方面做得最好,他懂得如何讨女观众喜欢。”显然在放大人格特征和专演情人戏路上,宋仲基跟华伦天奴很相似。《太阳的后裔》为他编排了大量甜蜜又浪漫的爱情戏,与他搭档的又是大名鼎鼎的宋慧乔,自然让这个“花美男”令人刮目相看。

  从明星学角度看,明星“作为符号”,为了建构人物形象需要动用外表、手势、表情等表演符号,并借助叙事、配角、场景、运镜等“表演框架”。而宋仲基在《太》剧里的亮点就是“牛奶皮肤的鲜嫩和强壮肌肉的型格,焦点风光旖旎下的热吻戏作为演点”,用该剧导演李应福的话说,则是“通过微小的细节烘托人物微妙的爱情心理”。

  明星学还认为,明星是媒体文本(如报刊报道、电视节目、广告等)“捧红”的。《太》制作时,韩国媒体就大肆报道,开播后即被捧为“神剧”,更是最佳的“征兵广告”。宋仲基也被捧为“男神”,他利用各种机会为置入广告的品牌代言,不久还将与粉丝们见面,吸金又攒人气。

  现在欧美明星的“走红”时间越来越短,“花美男”之类明星会否“昙花一现”,还请粉丝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