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产业扶贫在一些地方被大力推进,扶贫项目产业化已成为不少扶贫干部的共识。但由于未摸清市场规律,没有突出地域性、特色性,导致一些地方扶贫产业趋同严重,一些农产品、畜产品价格出现波浪式变化,有的甚至严重滞销、烂在地里,贫困户损失惨重。(《半月谈》5月3日)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物种,不同的自身特色,也成就不同的产业发展。所以,各地在打造扶贫产业时,还应全面“把脉问诊”,谨慎“开方抓药”。
把脉乡情、村情,细看贫困地区所处的环境。扶贫是一项既考验思想认识又考验工作能力的重要任务。扶贫产业如何“精准”?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自身优势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挖掘有利资源,找准一条适合扶贫开发工作好出路。
正视病端,倾听群众的意见。扶贫工作千头万绪,旷日持久,但如果盲目搞项目根本无法改变在落后中发展、在发展中落后的状况。比如有些地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不足,但仍硬着头皮搞种植,这种急功急利的做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穷,更容易让群众对扶贫政策产生误解。所以,发展扶贫产业还应顾全大局,多听当地群众意见建议,找准制约发展的症结。
抓药开方,明确发展方向。在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的宏观形势下,扶贫产业更应因地制宜找准时机和特色,只有聚焦关键环节才能实现精准带动。要综合考虑资源优劣、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生态环境等因素,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牧则牧。这样才能保障产业的持续性和长远性。
巩固疗效,建立保障措施。发展扶贫产业是一条促增收,扩就业的好路子。所以各地政府一定要立足长远、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通过政府、市场、企业、群众共同参与的方式,让产业发展更组织化、规模化。不仅能巩固扶贫成果,更能从根本上增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距离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只有5年时间了,而目前我国的贫困人口还有近7000多万人。扶贫工作任务艰巨繁重,我们更要加紧产业扶贫的步伐,实现扶贫从输血到造血转变,引领群众精准脱贫,这样才能夺取扶贫攻坚的最后胜利。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