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只“铝包子”养了一家人,害了多少人?

2016年05月05日 07:26   来源:红网   磊磊

  为了让自己做的包子蓬松卖相好,从而吸引客源,咸阳一包子铺老板在面粉中加入含铝泡打粉,蒸出“铝包子”出售。(5月4日《华商报》)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存在,虽然媒体隔三差五地揭露,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甚至成为公开的秘密大行其道。

  包子加豆浆,是不少上班族中意的早餐标配。谁曾想,看上去色香味俱全的包子,却因添加过量的铝而变成有毒的“铝包子”。这样的真相不知道会让多少人心有余悸,这样的无良商家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在暗中作恶。

  黑心的店家售卖“铝包子”根本在于利欲熏心,可是也断然不能以牺牲顾客的健康为代价。30余平方米的包子铺,每天大约消耗2袋面粉做包子,目标人群又是附近小区及周边居民。昧着良心赚黑心钱,于心何忍?是不知道含铝泡打粉对人体的危害吗?果真如此,倒也能给出“不知者不罪”的推托之词。然而,头两次的突击检查,店家的包子就已经不合格,但其仍坚持使用含铝泡打粉,可见店家的良心早已被金钱蒙蔽了。而这一次,依旧是故态复萌。置别人的健康于不顾,只管自己的经济收入。

  退一步想,或许店家经过前两次的教训,也曾有收敛的想法,却因使用不含铝的泡打粉,包子的销量一落千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故技重施。而“铝包子”呢,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味道香甜可口,颜值很高,顾客也喜欢。根本“无法抵抗”含铝泡打粉塑造出的“滚滚财源”,即便明知违法,有害健康,也不惜铤而走险。同时,也瞄准了监管部门“不常来”的漏洞,与其打起游击战,抱着侥幸心理钻监管的空子。

  早在2014年7月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就已出台相关规定,禁止含铝的食品添加剂在膨化食品生产中使用。铝吸收后会进入体内大部分器官,大量积聚于骨骼,会损害大脑和肾脏。更为严重的是,长期摄入还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反应迟钝等“潜在症状”。对于儿童则影响更甚,不仅影响儿童骨骼的生长,还会引起婴幼儿的神经发育受损导致智力发育障碍,不愧被称作是“智力杀手”。

  虽然过量的铝对人体的伤害不可小觑,但在实际监管中也是困难重重。首要因素,就是泡打粉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目前还有生存空间,可使用于油炸食品,是具有合法身份的添加剂,无法从根源上遏止泡打粉的市场流通。

  再者,经营商贩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控制不好分量。部分店家对食品安全法规认知匮乏,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多放少只是个人的主观拿捏,没有经过严格的把关,从而无法控制泡打粉的终端使用情况。而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是亡羊补牢就是疲于奔命。

  此外,最为突出的就是监管不力,没有足够有效的监管体系,在处罚力度上也远远不够。简单的“一罚了之”,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再度发生,“轻罚”反而是一种纵容。

  在使用泡打粉尚且合法的语境里,对于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的恶劣行径,坚决不容姑息,必须要敢于亮剑,严打严防,以儆效尤。同时,亟待完善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消费者更要加强自保意识,提高辨识能力。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铝包子”的背后是监管缺位    2016年05月09日
  • ·庆丰包子的虫暴露中式快餐的短    2015年10月2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