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雁过拔毛式腐败与强盗剪径有何异同?

2016年05月03日 08:00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谢浮名

  小时候看古代绿林小说,有一个阴森恐怖的场面常常让我毛骨悚然:在荒僻的山坳里,极恶猛的黑松林中,落单的客商正在行进。冷不丁蹦出一条用墨搽黑了脸的大汉来,手拿板斧,大喝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强盗们占山为王,不问青红皂白,肆意劫掠过往客商,打杀无辜行人,嘴上理由只有一个:这山是他家的,这路是他家的!要借路,当然得有买路钱。这就是强盗的逻辑。

  这种强盗行径,当今早已销声匿迹。然而,近来媒体曝光的种种雁过拔毛式的腐败行为,却与山大王的剪径惊人地相似。少数公职人员和基层干部,以为手头有那么一星半点的权力,如果不充分利用起来谋点私利,膨胀钱包,就会“过期作废”。于是利用职务之便,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套取私分、盘剥克扣、索要好处、贪污受贿,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一群蠹虫,说他们是新时代的山大王,不算过分吧。

  当然,时代进步了,如今的雁过拔毛和古代强盗剪径,毕竟有所不同。一则,深山榛莽之中,开辟一条山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流血流汗,想来不少,凭此获得剪径的机会,图个下半辈子富贵,似乎还有点道理可说——自然,这是强盗的道理。而当今的雁过拔毛者,拥有的拔毛工具——权力,是党、国家、人民所给,反倒用它来劫掠人民财产,损害国家利益,抹黑党的形象,就更会引起公愤、全民讨伐。

  第二,古代的强盗,即使再怎么不肖,也会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有时也装模作样地接济穷人,决不至于不分贫富,乱抢一气。而如今的雁过拔毛者,已经掉在了钱眼里,除了钱,什么也不管不顾。在查处的雁过拔毛案子里,就有好几起侵占低保款的。吉首市有一个叫蔡艳的社区党支部书记,从2007年至2009年,利用负责社区低保工作的便利,将低保户的低保资金发放存折本据为己有,大手大脚挥霍,毫不遮掩,没有丝毫的负罪感。这样的“拔毛”,简直毫无心肝,丧了良心。

  强盗剪径,凭的只是匪气,而雁过拔毛者,则需要“高强的本事”。君不见,大雁在蓝天一掠而过,不仅飞得高,也飞得快,想要拔下毛来,非得有一番手腕不可,比如巧立名目、遮人耳目等,这或许也算是“时代进步”的缘故么?

  当然,无论拦路剪径,还是雁过拔毛,最终的命运都不会光彩。在古代,剪径者一旦被抓,要么站笼子,要么滚钉板,至少也得蹲监狱,时不时被推出来游街示众,丢了祖宗十八辈子的脸面,害得后人也抬不起头来做人。如今呢,虽然不再有站笼子的酷刑、受游街的羞辱,但法不容情,监狱要蹲的还得蹲,处分该有的还得有,也免不了叫祖宗蒙羞、后辈丢脸。何苦!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