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生“伪专家”的现实土壤更该被关注

2016年04月29日 10:16   来源:光明网   张 剑

  北京海华医院实为民营一级医疗性机构,规模相当于社区医院,其专家团队也早已于2012年因不满其虚假宣传而撤出。但在官网上,该院却自称是“设备齐全、专家云集的癫痫病专业医院”,其所谓的“专家”、“主任”全是没有医学背景的“咨询员”包装而成。据记者调查,其主要通过在全国各大卫视投放广告吸引患者,每月到诊的癫痫患者约300-500人,脑瘫患者约20人。(4月28日《新京报》)

  从报道不难看出,在海华医院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条设计缜密的“产业欺骗链”。它先是用莫须有的广告宣传给自己戴上一顶“高帽”,然后以此为“诱饵”,通过“隔空问诊”、“保证治愈”的诱骗方式吸引患者前来就医。但也应看到的是,在“产业欺骗链”背后,同样隐藏着一条责任失守的监管链条,它们与医院溃烂的良心一起,共同造就了患者权益长期被侵犯、个体病情一再被耽误的沉重现实。

  报道提及,海华医院早在2012年就因违法广告被工商总局曝光,同年,北京抗癫痫协会也要求其摘除会员单位的牌匾,并向丰台区工商部门递交了相关“虚假宣传”材料。虽然就现有材料看,我们不知道相应工商部门是否对其进行了严厉处罚,但有一点至少是肯定的,即当初的“曝光与告诫”并没有给医院树立起必要的惩戒效应,工商管理部门在后续时间里也并没有对其严加提防,使得其虚假的网站介绍和广告宣传可以肆无忌惮的出现在患者视线中。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海华医院投放在电视台的广告,其使用的诸如“NGC神经递质诊疗体系”、“治愈率高达97%”等专业术语和就诊结论完全是凭空杜撰,但为何它们就可以通过电视台的层层审核,并顺利的出现在荧幕上?这之中,究竟是虚假广告的隐蔽性遮住了电视方的监管眼睛,还是在物质利益面前,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审核责任?答案恐怕不言自明。

  如果说广告宣传上的弄虚作假是海华医院“产业欺骗链”形成的一个基础的话,那么,医院内毫无执业资格就公然行医的“专家”、“主任”们便是促使这一产业链走向极端的内部助推。但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些非法行医的“医生”们为什么在这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被监管部门发现?难道民营医院天生就享有不被监督的特殊权利?

  以此来看,海华医院之所以“堕落”到今天这样的地步,除了其自身的职业道德沦丧外,我们更不能忽略滋养这一恶行成长的现实土壤。在这块土壤上,监管的责任总是被有意忽略,权力主体的责任一再被漠视,以至于当沉沦的医德带着“治病救人”的面具狂奔突围后,我们都还浑然不知,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当患者的健康让位于金钱,当救死扶伤的题中之义被赤裸裸的现实所裹挟,当监管的责任多次被淡化,需要医治的或许就不仅仅是沉沦的医疗道德,而更应该延伸至那病态的责任监管体系,这或许才是问题的核心。否则,此次事件的教训不但不能带大家回到常识,更不可能激发出更大的示范效应,从而杜绝类似的事件在将来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