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留守儿童不能成“三不管”边缘群体

2016年04月26日 13:26   来源:荆楚网   杨朝清

  今年清明节小长假,郑茜花了4000多元,又向单位请了3天假,撇下老公,从西藏拉萨飞回了河北张家口。这一次,她可以和5岁的女儿相处6天,而下一次见面就是暑假了。在她眼里,在几千公里外由爷爷奶奶照顾的女儿,其实也是名“留守儿童”,只不过生活在城市里而已。(4月25日《中国青年报》)

  长期以来,留守儿童通常和农村关联在一起;“城市留守儿童”尽管从概念上看颇为新鲜,却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即使在工作环境相对宽松的高校,依然有不少“青椒”的孩子成为“城市留守儿童”;笔者就有好几位同事在武汉生活,年幼的孩子托付给远在恩施、荆州等地的父母“隔代寄养”。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家庭结构是一个三角形,父亲、母亲和孩子分别是三个角,它是最稳固的结构,也是最脆弱的结构。一旦家庭结构出现破裂,家庭功能就会缺失。“城市留守儿童”和父母分隔两地,物理的距离不可避免会带来心理上的距离感和隔阂感,从而导致亲子关系处于一种脆弱甚至紧张的状态。

  父母有养育孩子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这种养育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消费,还包括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的引导与陪伴。只不过,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奔波操劳,难以陪伴他们成长;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不仅会造成亲子关系淡漠疏远,也会影响孩子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

  “城市留守儿童”成为“三不靠”、“三不管”的边缘群体,游走在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夹缝地带。在生存生态短时间难以得到根本改变的前提下,指望父母从生计压力中解脱出来无异于痴人说梦;那么,“城市留守儿童”如何走出精神荒岛?纯粹依靠市场力量收费偏高、缺乏安全保障,完全依靠公共部门“制度补血”难以为继;只有多元合作共治,才能缓解年轻父母的“失陪”困境。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区养老、社区托幼都较为完善和成熟。让孩子沦为“城市留守儿童”,是年轻父母无奈而艰辛的“次优选择”;如果社区、公共部门能够提供优质、低价的托幼服务,家长自然愿意将孩子“送出家门”。在社区托幼中心,“城市留守儿童”能得到及时的看护与照料,有效地消解了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陪伴的时间越少,得到的爱与关心就越少。一个精神世界缺乏光亮和温暖的“城市留守儿童”,如何去赢得他的人生?消减“城市留守儿童”的艰辛和悲情,固然需要健全公共服务、发展社区托幼,也需要家长们实现价值排序的更新,努力实现拼搏奋斗和照顾孩子的有机衔接。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