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遏制“三公”经费成果,还需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深入持久地整肃“四风”。而进一步提升公开水平、强化权力监管、完善制度设计、严惩顶风违规,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有效抓手
近日,100多家中央单位陆续在网上公开部门预算,社会关注度高的“三公”经费也一并亮相。数据显示,今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比去年初预算下降0.1%,“三公”经费连续6年下降。
中央八项规定从立规到执行再到渐趋常态化,其威力就在于严格执行“动真格”、矫正违规“零容忍”。在中央一再亮明“壮士断腕、刮骨疗毒”反腐决心的背景下,中央八项规定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和长牙齿的“真老虎”。而“三公”经费瘦身就是备受关注和最为直观的成效体现。
信息公开功不可没。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曾几何时,以公费旅游、公车消费、公款吃喝为主要内容的“三公”经费居高不下,其根本症结就在于其透明缺失的暗箱操作,抑或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语焉不详”。有公开才会有监督。为整治“三公”顽疾、回应民众关切,中央紧抓信息公开环节,要求中央各部门实施“三公”预算年度亮相,并逐步扩大公开范围,使得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的最终用途一目了然。
公车改革釜底抽薪。鉴于超标配车和公车私用成为助推“三公”经费高企的重要诱因,中央毅然推出包括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在内的“车改”措施。这一改革是对遏制“车轮上的腐败”釜底抽薪。2016年中央本级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较去年再减0.18亿元,就是由“车改”产生的涟漪效应。
约法三章,一言九鼎。早在2013年全国两会闭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就代表本届政府郑重“约法三章”,其中包括“三公”经费的“只减不增”。中央各部门“三公”预算的逐年缩减,就是恪守“只减不增”自律要求的践诺行动,也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向社会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构建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政治生态同样任重道远。巩固遏制“三公”经费成果,还需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深入持久地整肃“四风”。而进一步提升公开水平、强化权力监管、完善制度设计、严惩顶风违规,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有效抓手。(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玉胜)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