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化大怀抱中相融相生

2016年04月25日 10:0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叶小文

  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宗教与中华文化相融相生的关系,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宗教,历来就与中华文化相融相生。各教自成一体,但只要生在中国,或虽由外传却长在中国,就无一不在中华文化之中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以世界三大宗教而论,佛教两千年来已中国化,“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伊斯兰教在中国一度称“回教”,主张“以儒诠经”;基督教、天主教在中国,也成了国人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中华文明从未被外来文化中断,中国宗教特别以爱国为荣;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全国性的政教合一政权,中国宗教习惯以社稷为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国宗教自然以“和合”为贵;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宗教大都以伦理为重。

  安身立命即“生命的安立”,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话题,不仅是儒家的追求,更是儒释道的通义。这一话题可演绎为关于生命的三条约定:热爱生命,追求幸福——这是安身立命的基本约定;尊重生命,道德约束——这是追求幸福的集体约定;敬畏生命,终极关切——这是追求幸福的未来约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不断放大、满足着安身立命的基本约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放任了个体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不断洗刷甚至消解追求幸福的集体约定和未来约定。而在中华文化的大怀抱中相融相生两千年的中国佛教则认为,由贪婪驱动的唯利是图是不可持续的。现代人需要从内心深处去控制贪婪,需要学会节制、知足、理性,个人自身和社会都需要免疫力。中华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免疫力。

  近代的文艺复兴极大地解放了“人”,但“人”也为自身解放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法”?就是天人合一,允执厥中,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众缘和合。其核心,就是“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中华文化的大怀抱中相融相生的中国宗教,大都赞成和谐、主张和睦,以和为贵。有人说,“和尚”就是“以和为尚”。在中华文化的大怀抱中,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都应该劝人向善、教人立德、慈悲为怀。

  今天提倡宗教与中华文化相融相生,条件更充分,意义更重大。为此,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使宗教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宗教学会顾问)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