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别让“花边”给普通公务员形象蒙尘

2016年04月15日 10:51   来源:光明网   堂吉伟德

  “月入7000,几个月才去单位一次,其他时间自由支配。”近日,网曝一张微信聊天记录截图,该截图是一名女网友,与自称黄陵县安监局职工梁海宁的聊天记录。随后,记者联系到了梁海宁,梁海宁电话中说,他的工资每月4000左右,每天都会按时上班,记者所述是不可能的。此外,梁海宁称,不清楚是否在微信中发送过上述信息。(4月14日《华商报》)

  每月领着7000元的高薪,且几月才去单位一次,即便偶尔到单位去“晃一下”,也是“喝喝茶逛一下就可了”,这样优厚的待遇并非人人都能享有。毕竟,这种事实上的“吃空饷”,也非体制外的人所能企及。一边是网友的“有截图为证”,一边又是当事人和所在单位的“矢口否认”,有图未必有真相,否认也未必就是事实,那么聊天记录所映射的,究竟是何种真相,自然不能任由双方自话自说,而使之成为围观的花边。

  从常态的情况看,每月7000元的工资确实有些不靠谱,一个内陆省份科级单位的普通职工,很难拿到深圳同级职工的工资标准,因而每月4000元左右的标准相对靠谱。至于“几月才去一次”是不是属实,则需要实地调查之后,才能得出结论。如果单凭电话核实,显然极容易因为利益关联,而听不到真话。更何况,若是“吃空饷”的事实成立,那么最应介入的机构,不是媒体而是纪检部门。

  现在有几个问题亟待厘清,在“不清楚发过信息”的否认下,聊天记录又是如何产生的,是一方的精心伪造?还是另一方的刻意否认,抑或是为了面子的需要,而有意夸大?若是伪造则是对当事人的污蔑,亦是在制造谣言。已属于违法之举;若是否认事实或者是夸大其词,其对于群体形象的损伤,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性误解,都不应任由其持续发酵,而是尽快开展事实调查,给公众关切一个合理的交待。

  在公务员职业被妖魔化,各方正在通过各种手段以期扭转的情况下,负面性个案极容易让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这种现象太正常了”的网友回复,既说明公众的认识还有许多偏见,也说明少数的个案形成了放大效应。故而,无论是还原事实的需要,还是出于扭转公共认知的诉求,都不能把聊天记录视为围观花边,任由舆情在误解中发酵,从而造成公务员群体的形象滑落,也增加后续处置的社会成本。

  公职人员与公众本是基于利益一致的共同体,然而囿于各种因素,公职人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往往无以获得社会理解,地位弱势还承受了诸多偏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跟体制内的一些行业不正之风有关,同时也跟负面个案下,对舆情的应对不力,无以在第一时间给予交待密切相联,放大效应造就了“一棍子打死”的局面,而沉默的大多数也成为被误解的对象。“我究竟做错了什么”的多数之问,或许应从“几月去一次的聊天记录”处置上,去寻找答案。

  不过,要做到认真对待和迅速介入,离不开相关部门对“娱乐式围观”危害性的认识,更不能将这种个案视为一种娱乐行为而“一笑了之”,要知道其涉及到“体制内人多吃空饷”的观念固化,也涉及到“连小职员都有7000元工资工资”的认知形成,并因个案的夸大化,而成为“体制优越”的参照坐标和对比范例,让绝大多数普通公务员的状况,在花边围观中被消费,而公务员群体的形象,也因之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堂吉伟德)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