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别以花边化报道模糊了阅兵主旨

2015年08月28日 07:2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易艳刚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日益临近,相关报道正逐渐升温。然而,有些媒体尤其一些网站对阅兵报道的处理,似乎陷入了娱乐化和花边化的误区。诸如《阅兵女神,除了腿长还有什么看点?》《阅兵仪仗队有队员曾是“十佳模特”,清纯不输女星》《直击美女仪仗队训练,个个如模特》《世界各国大阅兵,哪家女兵方队颜值高?》《阅兵仪仗队模特女队员私照曝光》等报道,显得轻佻而不合时宜。 

  社会各界关注阅兵新闻,因为这是我国首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进行重大阅兵,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英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次阅兵的看点和亮点很多,为各家媒体提供了精彩纷呈的报道视角,为何少数媒体非要剑走偏锋?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有些阅兵报道呈现出娱乐化、花边化的不良趋势,归根究底源于部分媒体在新闻价值判断和受众需求分析上出了问题。他们没有认清此次阅兵的意义,所以将一些琐碎的花边新闻推上“头条”;他们小看了网友的判断力,所以热衷于用“标题党”的手法娱乐化阅兵报道。

  但从舆论反馈来看,那些娱乐化的阅兵报道,不仅让许多军人觉得太不严肃,也没有得到普通网友的认可。在新闻跟帖和微博中,有不少网友质疑:女兵和娱乐女星有何可比性?像狗仔队一样搜罗女兵的生活照,是不是偏离了阅兵主题?

  事实上,严肃报道娱乐化、花边化的问题,遭诟病已久。比如,一些媒体在报道全国两会时的表现,这些年也引发很多争议。部分媒体对所谓的“美女服务员”“美女翻译”“美女代表委员”过度关注、以粉丝心态采访“两会明星”,也容易消解两会报道的严肃性,引起许多批评。

  今天,民众对公共议题的关注,相较以往已经有显著进步,这就要求媒体报道也能与时俱进。尤其是一些网络媒体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传播的主流受众已“进化”到更高的层次,一些媒体那种博眼球、庸俗化的报道将会越来越没市场。如何尽快走出娱乐化、花边化的误区,如何用高质量的专业报道赢得受众,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所有媒体都应该深思的一道必答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