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不伦不类的军训“阅兵”该叫停了

2015年09月15日 07:18   来源:红网   靳畅栋

  对很多大学生来说,第一次见校领导是在军训的阅兵场上。

  在河北科技学院军训结营式上,这所民办学院的董事长站在一辆标有“检阅”字样的皮卡车后斗里,对该校千余名新生进行了检阅。“同学们好”、“同学们辛苦啦”、“首长好”、“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响彻校园,场面颇为壮观。(9月13日澎湃新闻)

  不知道当校领导站在皮卡车后斗里从自己前方驶过时,同学们作何感想。我相信在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背后一定有着不尽相同的想法。是暗自赞叹校领导的威风凛然,发誓将来也要成为这样的“霸道总裁”?还是心里叫苦军训本来不易,几千人还要配合校领导的演出?或是对阅兵本无感觉,只是觉得站在皮卡后斗里神气十足的校领导怪怪的?

  不管学生心里怎么想,有一点是肯定的,校领导的形象与教育者都相去甚远了。在暗自羡慕的学生眼里,这是一个成功的符号,一种权势的榜样;在心生不满的学生看来,这是一个庸俗的官僚,一个暴发户的形象;而对于那些没有明确喜恶的学生,校领导离自己这么近,却那么远。

  近年来,“阅兵”几乎成为各大高校军训结束时的保留节目。但不是所有穿着军装的方阵表演都叫阅兵式。阅兵特指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而参加军训的学生不是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中对阅兵的检阅人也有明确的解释及权限规定,只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及团以上部队军政主官才有资格阅兵。这样看来,虽然军训是兵役法和国防教育法规定必须执行的,但军训“阅兵”没有法律依据。

  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各高校如此自觉统一地组织军训“阅兵”,不外乎两种原因。一种是校领导热衷,之前有媒体曝光安徽新华学院院长2010年乘军绿色吉普检阅,2013年换成了黑色奥迪敞篷车,可谓变着花样地“检阅”,再说河北科技学院的皮卡车“阅兵”,真是有条件要阅,没有条件凑合着也要阅,这些校领导的官瘾该有多大?

  另一种情况是校领导本无意搞排场,奈何属下悉心安排,盛情难却,再加上别的学校都搞,有的排场还很大,自己不做反而有违“惯例”,只能“从谏如流”了。应该说这样的校领导占多数,毕竟在军训阅兵中出风头的校领导不多,大多数校领导是步行检阅,例行公事而已。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想见校领导一面可真不容易,一般的本科生四年下来见校长的次数不超过5次,十几天的军训中更是难见校领导露面,在军训结束时,当校领导以检阅的姿势出现在学生面前,不仅陌生,而且显得不伦不类。教育部门不妨出台规定,禁止校领导“阅兵”。校领导与其冒着大太阳检阅学生,不如多出现在教室里、宿舍里,以一个师长的身份与学生平等交流,言传身教,回归教育者的本色。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山寨阅兵”(图)    2015年09月16日
  • ·不想阅兵的校长不是好首长    2015年09月1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