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贵州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制药专业的毕业生考试,被专业课老师通知以喝酒多少来定毕业成绩:喝一杯满分,喝半杯90分,喝一小口及格,不喝不及格。4月12日,涉事学院工作人员表示,经初步调查,事件系老师酒后失言,目前已被暂时停职,等待校方的最终调查结果。(4月13日 澎湃)
听说过以酒论英雄的,还第一次听到“以酒论成绩”的。如今的时代,打破常规思维的东西太多了,“以酒论成绩”其实也能算是“预料”之中,那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据校方后来的解释是,“以酒论成绩”是老师酒后失言,而他所登录的成绩也被全部取消。但是,“以酒论成绩”真的仅仅只能算是酒后失言吗?若一个学校的管理制度足够规范,那么,酒后失言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发生。与其将责任全部推卸给涉事老师,当事学校真的就能做到“问心无愧”吗?
不过,退一步来讲,涉事老师的那番“要学会喝酒才能干好销售”的言说其实也有道理,若“将心比心”的来说的话,该老师的举措也可以算是对学生的另一种“培养”。培养学生能喝酒的本事,以后让他们在酒桌上能够“抢占先机”。由此来看,单纯的将问题全部归罪于教育上,其实并不公平。
为何该老师会劝学生喝酒,或许不仅仅是酒后失言,更是酒后吐真言。社会竞争激烈自不必多说,但是,有许多问题并不仅仅是有能力就能解决的,这其中还存在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学在里面。“酒桌上好办事”早已经不是什么潜规则,很多生意都是在酒桌上谈下来的。“陪好了客人,这笔生意就算成功了一半”的故事也很多。老师要学生“以酒量定成绩”,不仅仅反应了当下教育某种程度上的浮躁,也反映了当下社会环境存在的部分问题。很多“酒桌文化”已经成为所共知的规则,很多事情靠这种“陪酒”来达成目的,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病态的体现,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又怎么能祈求学校教育“独善其身”呢?
“以酒量定成绩”看起来是一则笑料,其实恰恰通过学校反映了社会大环境的现实状况。“逼迫”学生喝酒,是为了让他们更好适应社会。那么,这样的社会,难道不同样值得反思吗?社会上的“酒桌文化”并非一文不值,只是当今社会更加注重的是能力而非“陪酒”,无论学校,还是社会,都需要全力以赴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刘颂寒)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