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维护和发挥好营改增的体制效用(图)

2016年03月25日 12:54   来源:东方网   谭浩俊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方案,明确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据悉,这些新增试点行业涉及纳税人近 1000万户,是前期营改增试点纳税人总户数的近 1.7倍;年营业税规模约 1.9万亿元,占原营业税总收入的比例约 80%。

  专家推算,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以后,可为企业减轻税收负担数千亿元。更重要的,营改增带来的企业税负减轻,不象其他税收减免政策,只能带来阶段性和局部性作用。一旦政策到期,或不需要了,企业税负又会恢复常态,重新回归原来的税负。而营改增是在体制上做出调整,一旦方案确定,只要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不发生重大变化,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随意调整的,减负效果既明显又平稳。因此,营改增带来的企业税负减轻,是长期的、稳定的,更有利于企业调整经营思路、优化经营策略、制定经营目标,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一项重大的政策调整措施,营改增从2012年1月1日启动试点以来,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数据显示,截至 2015年底,全国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计 592万户,其中一般纳税人 113万户,小规模纳税人 479万户;累计实现减税 6412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因税制转换减税 3133亿元,原增值税纳税人因增加抵扣减税 3279亿元。

  也就是说,从直接效果来看,营改增带给企业的就是减轻税负,而深层次看,则是解决税负的公平问题。因为,长期以来,营业税一直被认为具有重复征税的现象,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带来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尤其进入到国际市场,营业税重复征税的弊端更加明显。所以,营改增后,这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也将得到有效化解。

  也正是因为营业税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因此,企业为了减轻负担,往往会采取各种避税、逃税手段,使税收的征收环境和秩序受到冲击。所以,实行营改增,也可以对税收环境的优化、税收秩序的规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如果营改增实施效果好,能够达到预期目的,也能为下一步的财税体制改革打下坚实基础、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可谓一箭多雕。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正处于经济形势相对较差、企业运行比较困难、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的时期。从企业角度来看,由于营改增更多的是一种减税措施,当然有利于企业度难关、脱困境,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是,对政府来说,在经济发展需要财政更多投入、更多支持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增长却因为工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影响了收入,当然也是一种压力,从而会使财政收支矛盾更加尖锐。如何在这样的矛盾中做出合理选择,对各级政府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笔者的观点是,在政府与企业、增收与减负方面,只有政府让步,才是最合理的选择,才是最根本的出路。对中国经济来说,现在最急需的就是企业尽快摆脱困境,经济尽快走向复苏。只有这样,财政收入增长之路才不会越走越窄,财政才能在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提高中得到更多的补偿。至于由此带来的财政减收,从中央已经采取的措施来看,那就是增加赤字,弥补减税带来的收支压力。

  于是,就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营改增的体制效用,能否如设计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有效发挥。各级政府在落实此项政策过程中,会不会因为眼前利益的需要,而使政策的落实打折扣,使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不能全部到位。而政策落实后产生的减负效率,会不会因为地方政府的行为不规范、落实不有力,使企业没有得到真正享受。要知道,这些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央出台的企业减负政策是相当多的,包括财税、金融等方面,都有很多针对企业的减负、降本措施。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企业负担重、成本高的压力一点没有得到缓解。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落实政策过程中,将政策截留或肢解,甚至通过其他手段,加重企业负担、增加企业成本。如融资成本过高、收费依然很多、各种罚款增加等。这就不得不令人担心,营改增营改增是否也会遇到这样的处境,是否也会被地方截留和肢解。

  也正因为如此,在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过程中,有关方面还要对企业的负担问题进行全面监测,对各种可能的增加企业负担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置,遏制增加企业负担的行为发生,确保营改平的体制效用能够得到有效发挥。要知道,营改增试点政策的落实,不仅事闰此项工作的成败,更事关整个财税体制改革的成败,并对各项改革产生影响。所以,营改增的体制效应必须发挥,必须成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起跑线。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