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降低社保费率应兼顾职工利益

2016年03月25日 07:31   来源:人民网   雷钟哲

  上海3月21日宣布,从2016年1月1日起,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费率均下调1个百分点,失业保险单位缴费费率下调0.5个百分点。据测算,这次费率下调后,预计2016年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约135亿元。除上海之外,广东、天津、云南、甘肃、浙江杭州、福建厦门等地区陆续出台新政,不同程度地降低社保费率。(3月24日《西安晚报》)

  “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6日在中外记者会上回答“五险一金”相关问题时的表态。仅仅一个星期,各地就迅速出台下调社保费率政策,可谓闻风而动、雷厉风行。相较几年前国家调控房价飞涨时国务院要求各地上报调控目标措施有的地方迟迟不动,这回应该给以点赞。

  从上海的“预计”可以看出,一旦上述政策落实到位,可以为企业减轻不少负担。上海全年减负135亿,全国更是巨额无疑。这在经济下行增速放缓的当下,无疑是实际的利好,可以帮助企业结构转型、实施创新,最终有益整个社会。

  但是,职工是否因此多拿现金,恐怕还得拭目以待。因为,如果企业将节省的保险费率用于增加职工工资,那就等于成本未降,只不过是把用于“将来时”的钱花在了“现在时”身上。再说在现在的经济低迷背景下,企业也没有涨薪的积极性。

  如果通过降低职工个人承担的上缴费率,就像广东、云南等地那样,那么员工拿到手的现金是增多了,但将来的退休金也就少了。因为现行政策规定,退休金是和个人缴费账户多寡挂钩的,多缴多得,少缴少得。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纳费率为例:职工所在企业缴纳20%,职工个人承担8%。以前规定单位20%里面的一部分和个人的8%全部划入个人账户,现在单位缴费不再划入。长远看来,个人现在多拿现金,未必将来就是好事。

  以上还是基于企业为职工正常缴纳“五险一金”(生育、医疗保险合并后将变为“四险一金”)推论的,而现在不为职工缴纳保险或只为职工缴纳部分保险比如工伤保险的企业多了去了,这些企业的职工将来的命运,更是一个未知的变数。

  改革,当不以牺牲职工个人利益为前提。以前已经有几千万国企员工为所谓的“阵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造成一系列社会不公。所以,应该把调整保险费率放到更大的视野范围比如财税改革、分配改革层面做好“顶层设计”,避免顾此失彼,为未来埋下矛盾的伏笔。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