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好人的同时,还应依法惩戒讹人者

2016年03月24日 14:55   来源:西安晚报   李英锋

  去年4月3日,安徽舒城县初三女生何梦茹骑电动车上学,见一老太摔倒忙上前搀扶,不料老人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交警走访勘查后还了小何清白:原来老太过马路时扭头张望不慎摔倒。好心的小何不但不记恨,反而以德报怨为摔伤老人捐款。日前,由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网”举办的第三届“搀扶老人奖”评选在广州揭晓,何梦茹荣获最高奖:“搀扶老人委屈奖”,奖金5000元。(3月23日《安徽商报》)

  诚然,这个奖项能够带给何梦茹这样的扶老被讹者些许安慰,能够对他们以及其他潜在的扶老者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能够扬善。但是,“搀扶老人委屈奖”却是以好人受委屈、讹人者未受到法律惩戒、未承担必要责任为前提,让人非常遗憾和失望。

  讹诈搀扶者是非常卑劣的行为,不仅会直接威胁好心搀扶者的财产权益和声誉,还会伤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讹诈行为既逾越了道德底线,也逾越了法律底线,而对于讹诈者,除了要进行道德谴责,还要予以法律惩戒,只有让讹诈者付出法律代价,承担法律责任,讹诈行为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然而,在不少扶老纠纷中,即便是事实已经水落石出,警方通过调取视频资料、询问证人已经判定倒地者的讹诈行为属实,但绝大多数讹诈者依然无事一身轻,有的向搀扶者道歉了事,有的讹诈者连个道歉都没有。讹诈的成本如此之低,风险如此之小,简直就是对讹诈者或潜在讹诈者的纵容。

  笔者以为,针对扶老讹人现象,我们既要扬善,既要安抚被讹者的委屈,更要惩恶,也即惩讹,惩讹更给力,更管用,也符合法治要求和道德期待,有利于塑造诚信、友善的社会价值观,可以说,依法惩讹才是最好的“搀扶老人委屈奖”。对于已经定性的讹人行为,有关部门必须让讹人者以道歉、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方式承担民事责任,还要根据情节轻重对讹人者启动行政处罚问责乃至刑事问责。讹人也属于严重的失信行为,随着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有关部门还应该把讹人者记入诚信黑名单,让他们付出诚信代价,一时讹人,处处受制。如此,才能对道德讹诈行为形成有效震慑和制约,才能给道德撑腰,才能化解好人的委屈,才能彰显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当然,要依法惩讹,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把讹人行为明确纳入法律范畴,另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态度坚决,眼里不揉沙子,严格执法,有讹必惩。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