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拥抱博鳌盛会 共谱命运共同体新华章

2016年03月24日 14:38   来源:南方网   杨飞

  博鳌亚洲论坛这一年度盛会已在海南开幕,在全球经济复苏疲弱之际,亚洲经济的变局与机遇备受瞩目。从结构调整、互联互通再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亚洲经济引擎轰鸣牵动世界经济稳健前行,中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3月23日新华社)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已经空前加深,国际社会也已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博鳌亚洲论坛致力于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推进亚洲国家实现发展目标,其经过15年发展也已成亚洲重要的高端对话平台之一。借助于博鳌论坛这个平台,既有助于夯实亚洲命运共同体,也有助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实现各国相互尊重、平等对待,就应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年会召开之前,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领导人就齐聚海南三亚,着力打造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借助博鳌论坛这一平台,更能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亚洲经济深度整合语境下,更须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诸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一带一路与亚洲金融合作”等话题,也都将在博鳌论坛上进行深入探讨,于集思广益中实现相关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共赢发展。

  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当今世界,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时空领域更加宽广,各种因素更加错综复杂。习近平主席就曾明确指出: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通过博鳌亚洲论坛,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就是在创新安全理念,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多彩文明与亚洲新活力”、“商学院对话:东西方管理智慧的差异”、“文化旅游:新常态下的新亮点”、“互联网+电影:千亿票房与电影产业静悄悄的‘新长征’”等话题,桩桩件件都有助于密切相关国家及地区之间的人文交流。

  “独行快,众行远”。从本届论坛议题来看,其涉及政治时事、互联网+、社会民生等领域,1场开幕大会、53场分论坛、17场圆桌会议、6场主题餐会、9场创业家对话、4场电视辩论,对亚洲乃至世界和平发展而言都具有着重要意义。期待博鳌论坛能够进一步落实共识,推动各方休戚与共,共筑安全、共谋发展,既向世界传递开放、活力、思变的“亚洲声音”,也加速迈进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