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才女”假新闻中读出真价值

2016年03月16日 09:58   来源:东方网   李冰洁

  在什邡快递界,一个叫徐璐的女子小有名气,她曾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大学新闻专业。身为北大才女,婚后,她却放弃了北京的白领生活,选择回乡,选择做快递,甚至自己还骑车到处送快递。(3月15日《成都商报》)

  这似乎又是一条“颠覆价值观”的新闻,但有媒体调查报道称,徐璐系专升本成教文凭。不管文凭质底如何,不妨假设有这样的事——因为人们关注类似的新闻,比如关注“北大才子卖猪肉”,并不是对事件本身感兴趣,而是关注这类现象对人们的“价值观体系”所造成的“心理冲击”。

  毫无疑问,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将又一次引发人们对“读书无用论”的讨论——原来上北大也不过如此,与初中、高中毕业就直接创业差不多,既然如此,还不当初直接创业,省得走弯路,或者考上普通大学也不足惜,如果真的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这不是读书本身的价值问题,而是个人的志趣问题。比如,“北大才子卖猪肉”,并非他们找不到好工作,也不是他们考不上公务员,而是他们另有人生理想和抱负,他们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人生道路,尽管这其中有客观原因,包括家庭原因等,但是,他们的知识储备支撑和帮助了创业,如果没有“北大才子”的知识储备,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管理问题无法解决。

  其次,对于这类选择不能简单地用身份来衡量“读书”的作用,正如“北大才子”陈生所说,“卖猪肉也要卖出北大水平”,即有相当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含量,实质上就是把“北大知识”与创业有机结合起来,为创业服务,保障创业成功。当下陈生身价百亿,与其“北大才子”的知识储备不无关系,因此,不要轻易拿就业行业传统地位和属性来看待“北大才子卖猪肉”,正是“北大才子”的加入,卖猪肉正在其手下转型。

  事实上,多读书可以终生受用,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一些“高材生”起初就业的岗位十分普通,毫不起眼,更无光鲜的身份,看起来觉得“不值”,但一个的学知和能力就在那里,迟早会发挥作用,迟早会有展示的舞台,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储备足够的知识,机会来了也只能干瞪眼。

  而最不可忽视的是,人生的道路靠自己去闯,靠自己去打拼,如果希望从大学毕业起就有一条平坦的大道一直走去,最终达到人生的顶点,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人生道路中充满荆棘,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年轻时害怕吃苦和摔打,没有练就过硬的本领,到了中年、老年还能干成什么大事呢?所以,衡量一个人读书有没有用,不能用世俗的价值观去判断,认为北大才子一定要加官进爵,成为达官贵人,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才对得起教育投入,这是错误的、落后的观念。

  这是封建观念,也是“官本位”思想的体现。恰恰相反,当下衡量人才的标志不应以当官为参照,而应以展示个人才能、为社会作多大的贡献,包括投身创业实践,这是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就需要有高材生勇于创业、善于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为他人创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这才是知识价值的作用,否则,抢现成的就业岗位,就是孬种。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