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黑龙江信息通报事故值得反思

2016年03月14日 09:22   来源:环球时报   社评

  黑龙江省政府12日下午在北京举行龙煤集团脱困发展工作专题会议,会议承认目前龙煤集团仍存在拖欠职工工资等情况,提出要深刻吸取掌握、报告情况信息不准确的教训,并指出今后若再次发生重要信息报告不真实的情况要严肃处理。

  在此前3月6日全国人大会议的黑龙江团组开放日,该省政府主要领导表示,龙煤集团井下职工8万人,到现在为止没有少发一个月工资,没有减一分收入。这一表态引发龙煤双鸭山煤矿职工的强烈不满,导致发生相关抗议活动。

  黑龙江省政府之前否认龙煤拖欠井下职工工资,似乎依据了龙煤上报的“不真实信息”。但即使确如此,省政府“受骗”将那些信息公之于众,也是很不应该的。龙煤是黑龙江最大的国企,省政府理应掌握它的真实情况,除了听该集团的汇报,省政府领导深入基层、通过接触职工了解实情大概是必要的。

  这一教训恐值得全国各地官员分析汲取。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去产能任务重,必有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部分企业职工受影响。由于受到波及的国企最多,那些国企同时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使命,受到市场波动和体制内行政任务的双重压力,支持它们如实通报情况,帮助它们缓解问题十分重要。

  需要承认,中国的基层组织很不容易,国企在拥有资源、贷款等优势的同时,承担的社会责任也相应更重。比如民企出现严重亏损时,可以比较放手地裁员。只要破产与继续经营相比更符合企业主的利益,它就可能被不加犹豫地采用。然而国企不行,维护企业员工的利益在遇到经营危机时必须排在重要位置,企业无力关照时,国家不能袖手旁观。

  这样的现实规则使国企和地方政府面临“军令状”般的考验,加上业绩考核压力与报喜不报忧顽疾之间戏剧性的相互作用,瞒报误报就发生了。殊不知,在互联网时代对重要敏感情况掌握不确切往往会造成加倍的伤害。

  仔细看黑龙江省政府在这起风波之前关于国企改革困难的相关分析,并不能说它没有看到当下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它要刻意展示去产能“成绩”的意思。因此后来酿成省政府向公众做与事实有出入通报的尴尬,是令人遗憾的。

  这起信息通报事故反映了一些重要的薄弱环节,但或许也不应将它的意义泛化,以此来质疑官方就各种敏感信息所做通报的真实性,误认为双鸭山的事情就是中国各地去产能情况的缩影。

  黑龙江老国企多,改革的任务很重。此外它是资源大省,更容易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冲击。支持黑龙江的改革,帮助它度过未来一段的紧要时期,这对舆论场来说值得成为它的一份基本关切。

  希望黑龙江等改革阵痛较为突出的地方以更加求实的态度对待问题,不妨让解决问题的艰难过程直接面对公众,而不需过度担心“影响”“形象”等。这样其实最轻松,即使一时的数字难看些,但它们会成为下一步改善的真实基础。

  报喜不报忧实为互联网时代的大忌,公众对官员任何“往好了说”的做法十分敏感。这样的教训已经很多很多,各地官员对它的警惕一定不能低于他们对公众有可能就敏感真实信息做出激烈反应的防范。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