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办证,究竟有多难?

2016年03月12日 09:41   来源:红网   王鸣镝

  我们跑了7次民政部门,补领不到一张结婚证!”昨日,市民解惠荣致电本报称,自己和老伴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两人40多年前在甘肃兰州结婚。2004年,结婚证意外遗失了。去年年底,为了办理房产过户,需要补领结婚证。但因单位开具的婚姻关系证明上缺少“结婚日期”一项,补领手续卡了壳。(3月11日中国新闻网)

  中国式办证,究竟有多难?网民用“跑断腿、磨破嘴、交了钱、受了罪”的诙谐调侃,道出了办事群众内心的无奈、委屈甚至是痛恨。而今,两位七旬老夫妇为补办一张结婚证,连跑了7次民政部门的遭遇,再次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引发热议如潮。

  细看事件经过,两位七旬老人本是想补领结婚证,避免今后财产交割时麻烦,结果却在补领结婚证时,越办越麻烦。不论是白云区民政局要求去兰州补办的推托,还是要其三开单位证明的折腾,着实让公众看着都累,更何况对方是年过七旬的老人。而在一系列的折腾背后,着实难逃不作为、慢作为的硬殇,拉响了严防“四风”反弹的警报。

  纵观事件的最新进展,不论工作人员想尽办法通过当事人所在社区居委会的计生系统中查询到“结婚日期”,破解了核心问题;还是考虑到当事人年龄及身体状况,安排车辆接送开通绿色通道的“贴心举措”,都为此事画上了满意的句号。然而,看似圆满解决的背后,是当地部门后知后觉的顿然醒悟?还是“媒体曝光”成为解决办证难的“最强助攻”?

  毫无疑问,媒体介入才是促成此事快速解决的最强“催化剂”。然而,“媒体曝光”成为办证“良方”,却不只是个“黑色幽默”,不能一笑而过,值得每位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对照检查、自查自纠,引以为戒。

  而要根治不作为、慢作为的作风硬殇,尚需“对症下药”。首先,加大干部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服务理念是前提;其次树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体系是重点;再次,坚持便民、利民的宗旨,优化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流程,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服务,用“辛苦指数”提升群众“信任指数”是关键。最后,高扬处罚的利剑,以零容忍的态度、零死角的力度、零界限的深度,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才能让党员干部坚定信念、摒弃官念,抛弃杂念,抛开架子,甩开膀子,干出样子。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