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5毛钱的份子钱找回重情轻礼的社会风气

2016年03月02日 07:23   来源:长江日报   寇宇龙

  5毛钱,能干吗?能随份子钱!在山东淄博的南太合村,这里的红白喜事随份子都是5毛钱,而且这个规矩还坚持了30年。(3月1日央广新闻)

  笔者经过查阅发现,这个5毛钱的份子钱的确是存在的,有礼金记录在册,而且这也不是媒体第一次报道此事了。

  5毛钱份子钱提供了一种参照:有人在思考感情的远近体现在份子钱上,标准几何;有些对份子钱颇有怨言的人,希望能借5毛钱份子钱一事,纠正份子钱过重的风气……

  5毛钱少吗?这里宴请的,不是刚认识没多久的同事,不是上学期间没说过几句话,发请帖时才想到的陌生同学,而是乡里乡亲,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按照农村的习惯,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基本上都是全村人帮忙张罗,你帮我,我帮你,对大家都好,朴素情义自在其中,当然不必用份子钱衡量彼此了。5毛钱真的就是意思意思。

  所以,看点不在钱“少”,而在于这样融洽的社群关系。也许这样的份子钱是很难被复制的,但人们对这种人际交往中的温情,是普遍向往的。一种理想的状态是,迎来送往之间,保留基本的情义,在经济能力范围之内,送上合适的份子钱,不因份子钱的多少而有所忧虑或愤懑。这自然要寄托于,在平常的交往中,能有足够的信任,能有互相帮助的真诚。

  由此事,笔者想到了近来不断被媒体报道的,各地结婚彩礼飞涨的新闻。当我们批评一些人过分“看钱”的同时,也需关注情义“失真”问题,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难以相信相互依存、帮扶的可能,那些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纽带关系就会瓦解。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被动受贿背后的社会风气探究    2015年04月03日
  • ·别让“看脸”蚕食社会风气    2014年08月2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