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鸡叫”为啥难管

2016年02月26日 07:20   来源:人民日报   王慧敏

  整饬城市生活中的种种乱象,建设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归根结底靠增强管理的刚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真正把百姓的诉求当回事

  没想到我的一篇短文《“楼道鸡叫”你咋办》会引起这么大的共鸣。不少读者给我打来电话或发来短信,说这篇文章触到了大家的“痛点”。也有不少热心人对管住“楼道鸡叫”纷纷支招,人民网“强国论坛”为此还发起了讨论。

  “楼道鸡叫”为啥难管?大家的意见归纳起来如下:一是,法规空白处太多,出了事,找不到法规对照;二是,公德意识普遍亟待提高;三是,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或者认为小事无大碍,不认真对待。

  这几条,说得都有道理。但就根本而论,我认为,还是执法环节上存在问题——缺乏刚性执法。譬如,楼上那家一到晚上就叮叮咣咣闹动静,你火急火燎去投诉,可人家找点关系,两包香烟一送,问题就被“和谐”了。

  缺乏刚性这一点,我不妨来个现身说法:

  我的单位紧傍风景区,推开窗,远山近水便扑面而来。在这样的环境办公,本该是件惬意事。不过,我却一直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先是楼下出现两个马路歌手,他们在电吉他上连了硕大的音箱,一开唱便惊天动地。随之,卖米粉的、卖炸糕的、卖水果的摊档一个接一个出现,烧烤的油烟味很冲,坐在办公室里都被熏得够呛。小巷里平时东躲西藏的“黑导游”也有了胆气,堂而皇之浮出水面,每天一大早,十多个中年男女便举着写有“导游”的纸牌子叽叽喳喳拥在楼下,遇有行人走过,就一哄而上抢揽生意……

  于是,招揽生意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言语不对付引起的争吵声,整日响个不停。你想一想,在这样的环境里办公,能觉得惬意吗?找社区,社区让去找工商;工商说占道归交警管;交警又推说小摊小贩归城管……几年下来,投诉电话打了一通又一通,楼下依然故我。

  就在我们觉得这个事,就是治不了的“癌症”的时候,机缘到了:市里要召开一个国际会议,占道经营之类的事市主要领导亲自抓。这下好了:社区出动了,工商出动了,交警出动了,城管也出动了……嘁里喀嚓,一夜之间,马路歌手、摊主、野导游……通通没了踪影!

  如此看来,不是管不住,而是看你是不是动真的,是不是真的把咱普通百姓的诉求当作一回事。

  其实,不管是哪个小区,管理部门的墙上恐怕都贴有一套细得不能再细的规章制度,“不许大声喧哗、不许乱倒垃圾……”问题是,这些规章真都起到作用了吗?如果哪天你们那个地方的领导来视察,你再看看!

  衡量一座城市的现代化水平,秩序井然是标准之一。秩序,应从一点一滴抓起。积沙成堤,积土成塔,每个小节都中规中矩,城市秩序必然井然。相反,小不治则成大患。因为凡是人,都有从众心理,允许你“鸡叫”为什么不允许我“鸡叫”?这样一攀比,就把人性中的“恶”唤出来了!试想,如果家家都“鸡叫”了,整座城市还不乱了套?!

  我的同事刘华新是个热心人,看了《“楼道鸡叫”你咋办》特意帮我集纳了一些国外社区管理的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整理出来,对有关部门或许有点启示:

  对于乱丢垃圾,新加坡政府的做法是,先进行教育和规劝,劝阻无效便动用法律。去年1月,新加坡法院向一名屡教不改的高空抛物者开出史上最大罚单:1.98万新元(约合9万元人民币)罚款,外加5小时社会服务。

  在日本,垃圾分类是幼儿园就要学习的常识。法律对乱扔垃圾行为有明确制裁规定,例如《废弃物处理法》规定,胡乱丢弃废弃物者最多可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0万日元(约合51.9万人民币);如果胡乱丢弃废弃物者为企业或社团法人,将重罚3亿日元。

  在德国,较大的居民楼内,住户通常会投票选出一名楼长和几名理事,成立“居民自管会”。碰到有居民投诉,物业会在第一时间将投诉反映给自管会,自管会专门进行“蹲点”取证。如果情况属实,房东有权在不需要支付违约金的情况下收回房屋,将其“踢出邻里圈”。

  德国的理念是:法律规定了不该做什么,而协会就好比身边的“父亲”,提醒你应该做什么。有了这些积极活跃的协会,法律就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我们的许多居民楼似乎也有这种协会。关键是能不能当好这个“父亲”!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