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号贩子”又上班 介绍新加坡的一面镜子(图)

2016年02月17日 11:14   来源:东方网   吴兴人

  看病难之一,是各大医院的专家挂号难。一张微不足道的“号”,是病家求医的符号,现成为号贩子的生财之道。高价倒卖专家号,使求医者看病难雪上加霜。京沪两地,都是如此。一张14元的专家号被炒到800元。一各女孩子从外地到北京看病,等了一天,没挂上专家号,一名号贩子“加塞”买到一个号,竟向她索价4500元。女孩气不过,拿起手机拍照,结果手机被号贩子抢去,摔在地上。

  这成为北京和上海各大医院门口的一块牛皮癣。又痒又臭,挥之不去,治了多次,但收效甚微。刮一阵风,好一点,风头过去,依然故我。抓进去,顶多关几天,放出来又重操旧业。号贩子的炒号手段也“与时俱进”。实名挂号难以有效地制服他们。他们利用虚假身份信息抢下网上的号源,再用真实患者信息替换,实名制成了虚有其表的“稻草人”,付款则用微信支付,你也抓不到买卖的真凭实据。

  利之所趋,是号贩子生意屡禁不绝的根源。他们做的是没本钱的生意。有的是“单打”,有的是“双打”,还有结成团伙行动。一进一出,费力很少,获利可观。据知情者透露,一天倒几个号,收入有上千元,票贩子的月收入竟有三万多元,“生意”好的时候,还不止此数,一个普通医生的收入,则远不能及。

  有人问道:“是谁给了号贩子挣钱的机会?”我看他们是钻了医疗制度的空子。因为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只要挂个号,就可以到大医院里看病,名医屈指可数,粥少僧多,多寡反差悬殊,于是专家号奇货可居,号贩子有大钱可赚,大学四年级学生也欣然入伍。

  公安部门对号贩子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整治行动,均治标不治本。治本之道应是强化医疗体制改革。这里,不妨借鉴一下新加坡的经验。

  在新加坡看病是不用挂号的。一个电话打过去,实名预约,报一个身份证号码,述说病情,就可以看病。关键的机制是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无一例外会收取高低不同的诊费。医生凭借自己多年成就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服务,获取相应的报酬,且有相当高的收入。一般社区的家庭诊所看头疼脑热的常见病,收取的诊费最低,收费稍高一些的是社区医院,再高一点的是公立综合性医院,最贵的是顶级的私营诊所,医疗和服务收费均很高。医生的付出与收入成正比例,所以医生成一项令人羡慕的职业。

  借鉴新加坡的这面镜子,最要紧的一点是医生按不同的职称收取不同的诊疗费用,而不是挂一个号就能看病。不仅要大幅提高名医的挂号费,换药大幅提高各级医生的诊疗费。时下,全国各大医院的诊疗服务与收费脱节,存在巨大牟利空间。挂号费几十年不变,早已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尽管我国的国情与新加坡不同,但这个分级治疗和分级收取诊治费的办法,是完全可以借鉴的。这个办法实行的结果,将大幅度提高医生的收入,可以有效地促使病人分流治病。如果各大医院门庭若市的景象得到改变,号贩子的活跃空间将大大减少。

  参考新加坡的做法其实并不难。我们要积极推动分级诊疗的办法,把常见病往下引,把疑难病往上拉;同时促进社会办医,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并改革以药养医的陈规。对患者来说,要树立大病、小病到不同医院去治疗的观念。一样能治好病,何必到大医院去轧闹猛?真正的疑难杂症,才花大钱到大医院找名医治病。小病患者都跑到大医院看病,既挤占公共资源,又造成资金浪费,何必多此一举?

  医疗体制改革取得成功,其标准之一是号贩子自然失业。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