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债务置换是把"双刃剑"

2016年02月04日 10:23   来源:东方网   谭浩俊

  财政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指出,定向置换时,如果被置换债务尚未到期,地方财政部门应当提前与相关各方协商确定原债务结息时间、计息方法等。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2015年6000亿元新增地方债的发行和3.2万亿元置换债的发行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不小的供给压力。今明两年地方债发行规模进一步增加,急需多举措缓释地方债供给冲击。

  与此同时,银行和政府的博弈也进入了新常态。据媒体报道,中部某地方融资平台这几天就一直被某知名政策性银行约谈,希望将马上要到期的贷款以利息较高的延期贷款来代替国家规定的利息较低的地方债置换。并明确表示,这样可以换来未来业务的优先合作,否则,合作将受到影响。但是,这样的合作,每年将给平台增加近1个亿的利息开支。这对平台公司来说,确实是一个难以取舍的问题。

  事实上,中央做出债务置换的决定,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债务风险,并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也是很难预料的。如果不能有效防范和积极化解,仍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债务风险。所不同的是,债务风险的发生时间发生了变化。

  必须注意的是,在债务置换下,除了风险向后推移之外,还有可能积聚新的风险。因为,随着债务置换的逐步到位,平台公司的债务风险也被暂时化解了,多数平台公司的债务被政府接了过去。那么,平台公司的债务率下降。这就意味着,平台公司又可以进一步扩大负债了。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平台公司也正在按照这样的思路和方式扩大负债。要知道,按照目前决策层对地方债务的认定方法,除明确规定的6000亿元新增地方债之外,平台公司通过其他方式增加的债务,不属于政府债务范畴。可是,当平台公司真正出现债务风险时,政府能够置身度外吗?

  而从银行来看,能够在平台公司债务负担已经相当沉重的情况下,继续要求平台公司贷款,或者将老贷款以较高的融资成本转换成新贷款,就是因为管理层在进行债务置换。也就是说,对平台公司的债务,可以不需要有任何担心。真正出现问题,政府是会管的,中央是会管的,结果,自然会把平台公司继续当作“优质客户”,降低贷款门槛,扩大贷款规模,并把债务置换腾出的空间,作为新增贷款的空间。

  不仅如此,面对债务置换后平台公司的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借助平台公司大拆大建的热情也重新萌发,很多地方又开始新一轮的大拆大建,地价、房价等也在逐步反弹。虽然融资的难度要比过去大很多,但是,有债务置换托底,地方政府对平台公司的融资能力仍然抱有很高的期待。只是不能忘记,现在平台公司每增加一笔负债,都是积聚一分风险,新增债务越多,风险就越大。

  我们说,在地方遭遇债务风险的情况下,通过置换的方式化解眼前的矛盾和风险,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尤其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方式,更符合实际情况。前提是,必须规范各种制度和约束,避免地方政府趁机扩大债务,或变相扩大政府的债务风险。特别是平台公司,大多是政府的融资工具,即便此后新增的债务不属于地方债务,也与政府脱不了干系。一旦发生债务风险,政府仍然需要承担无限责任。尤其是那些与闻互保联保关系的平台公司,更是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导火索。如何避免在债务置换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继续利用平台公司扩大债务,以满足政府下线需要,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地方债务置换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不让由此带来的负面作用与影响扩大,尽可能地发挥正面作用与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难题。从总体上讲,对地方债的置换,还是要把握好力度和尺度,额度不能放得太大。不然,地方政府和银行都可能会通过新的渠道和通道增加新的债务风险,并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无法使新增资金向实体经济倾斜,影响政策的作用效率。更严重的,实体经济不复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提高,债务偿还能力就难以提升,偿债资金就缺少来源,地方债也会越还越多,最终引发风险。

  这是债务置换过程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难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债务虽可控 思想不能松    2016年06月23日
  • ·稳增长莫为债务之忧遮望眼    2016年05月04日
  • ·央行不可为债务置换注入流动性    2016年02月03日
  • ·债务置换不是中国版的宽松政策    2015年07月0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