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出清“僵尸”企业 成本有多高?

2016年02月02日 07:27   来源:解放日报   叶檀

  政府已下定了决心。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明确,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以及落后产能,要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支持化解过剩产能。

  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并非第一次提及。去年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会议就提出,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政府不再通过输血养活“僵尸”企业,事实上这些企业也养不活,再继续下去的话整体经济都可能会被拖累甚至拖垮,转型之路将看不到希望。

  不过,处置“僵尸”企业并不容易,成本有可能大于想象,做好充分的应对预案是成功转型的关键。

  首要的难题是如何安置员工。在失业期间提供保障,年轻员工可以实现再就业,但长期身处僵尸企业的员工却很难适应其他工作,这意味着中国在高素质劳动力不足的同时,面临大批40、50人员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根据1998年经验,2100万下岗职工后有1300多万人实现再就业,100多万人得到内部安置,其余失业人数约占1/3。按照这一比例,现在过剩行业减产30%可能带来100万人失业,相当于城镇就业人口的0.3%,将小幅推升失业率。1月13日,新华社援引中金公司的报告称,未来2至3年,若产能过剩最严重的行业减产30%,将造成300万人的大裁员。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包括钢铁、煤炭开采、水泥、造船业、炼铝和平板玻璃。如果明年迎来房地产市场化以来首次投资下降,从建筑行业退出的人数将更多。

  其次,如何化解企业负债,也是个难题。出售资产也好、重组也好,此事宜早不宜迟,否则相关资产更不值钱,将导致银行坏账率直线上升。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煤炭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已达67.7%,处于16年来最高水平。2015年前10个月,煤炭库存已连续46个月超过3亿吨,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62%,行业亏损面达80%以上,国有煤炭企业整体由去年盈利300亿元转为亏损223亿元。如果企业停产,现金流立马崩溃,资产可能一钱不值。这也就是目前一些企业死撑的原因。

  面对困境,一定要坚持改革,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并购重组。笔者以为,一些国家处置陷入困境企业的方式,可以提供部分参考,就是出售“僵尸”企业的资产,只要企业赢利,那么对于社会整体而言就是有利的。在出售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操作。

  事实上,目前我国大型“僵尸”企业绝大多数已经上市,中国远洋、中海集运、长航凤凰等公司的重组,已显示市场对提高效率的重组是欢迎的。乐观的看法是,如果这些企业内部运作能大致实现市场化,就可通过社会资金把成本降到最低。不过,也不乏悲观预期:如果此次重组都不能选出市场化的管理团队与经营方式,那么“僵尸”企业将成为无法割除的毒瘤。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