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聚焦中央一号文件 农业转型要“接二连三”

2016年02月02日 07:0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李国祥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

  农业转型要“接二连三”

  从2014年至今,“农业现代化”连续三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标题,意义深远。农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行业,我国现代农业的基础不牢,水利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在物质技术装备、基础设施方面着力,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而在农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接二(产)连三(产)”是一个方向。为此,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

  白景明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

  应精准补贴适度规模化经营

  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但是,三项补贴政策效应在递减,政策效能也在逐步降低。增强农业补贴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迫切需要完善三项补贴政策。去年,财政部、农业部试点将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这次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国家对农民的总体支持力度不降低,但对不同粮食种植规模和经营方式农户的补贴有所调整,以不同方式鼓励不同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

  郭田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金融支农仅靠政策鼓励还不够

  提高农村普惠金融水平,应当注重“双轮驱动”,发挥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合力。互联网金融机构天生带有“草根”特性,生来就是为“草根”阶层服务的。而传统金融机构在各种竞争压力下,也在积极推动网点和服务下沉。当然,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仅靠政策鼓励远远不够,还需要银行的业务创新及各项配套政策的实施。金融支农,不能硬逼着各类机构去做,只有实现商业可持续性,才能真正真心做普惠金融。

  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绿色发展需化肥农药“零增长”

  绿色发展本是农业的天然功能,但目前很多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与绿色发展相悖,需要及时纠正。具体来说,要加快改变农业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放弃“高投入、高产出”的掠夺经营方式;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要有计划地采用休耕、轮作、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恢复地力,修复农业生态环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