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则名为《300亿补贴肥了新能源车企》的新闻报道引来公众侧目。据报道,201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销量达到33万辆,创历史新高;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则至少超过300亿元,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令人担忧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狂飙突进的背后,却也存在着巨大的灰色“套利”现象:一些地方政府护犊心切,部分企业哄抢补贴蛋糕,2015年有近十亿资金被以各种方式恶意骗补。一言以蔽之,围绕新能源汽车背后的地方圈地式保护,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作为承载中国工业发展“弯道超车”使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始终对其厚爱有加,各类利好政策不断推出。去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再次明确提出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困扰行业多年的充电标准也将统一。产业政策的不断优化,困扰行业技术和发展壁垒的障碍不断清除,为今后的产业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也正是因为看到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喜人的一面,我们愈加要重视和关心发展当中出现的消极、影响和损害行业长期发展的不利因素。正如《300亿补贴》一文中所揭露的,部分地方政府只盯着政策背后的高额财政补贴,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促进本地产业升级的内容并不上心,相反在堆砌政策壁垒、扶持本地企业方面却玩了不少花样。例如,在技术领域门槛较低的新能源商用车和专用车领域,部分地方一窝蜂地申报。据工信部网站,2015年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猛增至160家,其中大多数为专用车(99家)和客车企业(77家),乘用车仅有24家。某中部省份的客车企业,单一笔转移补贴就达30多亿元。部分企业出售新能源车型,除了国家补贴,还可以享受地方政府的1:1的全额补贴,甚至还有省市的进一步双重补贴。一辆纯电动大巴,补贴最高可以达到上百万元。一些本无资质的企业因此玩起了汽车组装拼凑的概念,倾尽全力从全国各地“引进”设备生产,力争在国家调整政策补贴大门前狠赚一笔。
这样的场景,不免让关心中国经济的人们联想起前些年风光无限的光伏产业。同样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鼓励和补贴扶持,并没有造就出技术推陈出新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相反落入了目前严重产能过剩,技术水平重复落后,行业复苏遥遥无期的泥沼。新能源汽车目前发展势头正猛,形势喜人,但是此间出现的种种扭曲现象,不免让人们担心重蹈覆辙的可能。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拒绝地方政府以保护地方产业发展为名,实为变相利益输送的经济“父爱主义”。因为这不仅与政策扶持的初衷大相径庭,同时也歪曲了国家提出的实行有效供给侧改革的制定初衷。
父爱主义这个词对于中国经济学界并不陌生。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奈挪用该词来形容苏东计划主义经济时期的国家与企业关系,指出政府对企业经营给予过多干涉、实物和财政补贴,最终将抑制企业的生存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竞争力的萎靡和退出,这已然被历史所证明。最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也重提该词,指出要警惕和拒绝金融监管领域的父爱主义观念,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某些区域确实存在着技术和产业的先发优势,以及产能集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等有利条件。但这并不意味某些区域以保护本地品牌为名的套取专项补贴的行为可以正当化、公开化。必须承认,我国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领域并不占据制高点,生产和技术水平与国外同行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部分地方政府“父爱主义”的盛行,会深深挫败那些原本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巨大,具备深入持续创新企业的积极性,使得他们也转而投入到这场“门槛低、来钱快、躺着赢”的低效无谓竞争之中,进而打乱整个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内的顶层布局,有悖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原则。由此观之,我们的地方政府不妨少一些“父爱主义”,多一些市场精神。要立足长远,真正把国家的产业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作者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年巍)